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健身俱乐部中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对策,为促进健身人群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6家健身房,612名健身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问卷调查法,对健身人群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掌握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自愿参加营养知识讲座的健身人群进行营养宣教,对其前后的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评分等情况的差异,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的相关因素。维尔克松符号秩次检验(Wilcoxon)、符号检验(Sign)和配对t检验进行营养宣教前后健身人群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评分等情况的分析。研究结果:(1)本次调查的健身人群年龄为31.17±11.27,健身年限<3年者(80.4%)为主,受教育程度以本科学历占比最高(41.0%)。健身人群中上班族占比最大(75.7%),其中又以公司职员为主(41.0%)。健身人群中,超重及肥胖率为29.1%,其中男性超重及肥胖者占比73.6%。(2)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以“良好”和“一般”居多,其中女性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好于男性(X2=7.894,P=0.048);健身年限越长者,饮食行为所占比例越大(X2=25.269,P=0.014),退休人群饮食行为“优秀”的比例最高(48.4%)。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身年限对健身人群饮食行为的影响效应显著,表现为健身年限越长者饮食行为越好。(3)健身人群中生活方式中“一般”和“差”的比例比例最高(82.35%),各类人群中生活方式为“差”的比例都接近或超过50%,说明健身人群的生活方式总体状况很不理想。生活方式与健身人群的年龄层有关(X2=25.242,P=0.014),生活方式为“良好”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健身人群所占比例较多(27%);生活方式为“一般”和“差”的人群中20-40岁之间的健身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健身人群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方式越差,非上班族生活方式优秀的可能性越大。(4)健身人群的营养知识评估中“差”的比例高达63.6%,优秀率仅为4.41%,且各类人群中生活方式为“差”的比例都接近或超过50%,说明健身人群的营养学知识缺乏。从营养知识得分来看,女性健身者高于男性(X2=13.466,P=0.004)。年龄层不同的健身人群营养知识存在差异(X2=28.057,P<0.05),20岁以下的健身人群中营养知识“优秀”的比例为0,“差”的比例高达90%。健身年限不同的健身人群营养知识存在差异(X2=43.667,P=0.000),健身年限5-10年者好于其他健身人群,<1年的健身者营养知识为“差”的比例最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身年限和年龄层对健身人群的营养知识呈正影响,而性别(男)呈负影响。(5)对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和营养知识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发现,营养知识对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以及饮食行为对健身人群的生活方式均呈正影响。(6)自愿接受营养宣教的健身人群主要为20-30岁的健身者,健身年限为1-3年者,超过1/3为超重人群,本科学历为主,超过一半为公司职员。营养宣教后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得分的均值、极小值、极大值均大于营养宣教之前,维尔克松符号秩次检验(Wilcoxon)和符号检验(Sign)的结果均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营养宣教对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的掌握有影响,但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研究结论与建议:(1)健身人群的饮食行为一般,饮食无规律。主要体现在吃夜宵、吃应酬餐、饮用软饮料频次很高,粗粮和奶类的食用频次很低。健身年限越长者饮食行为越好;(2)健身人群的生活方式较差主要表现为熬夜通宵、加班工作、久坐。健身人群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方式越差,非上班族生活方式优秀的可能性越大;(3)健身人群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差,女性健身者比男性更关注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健身年限和年龄层对健身人群的营养知识呈正影响;(4)健身人群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加上工作繁忙、应酬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饮食行为的表现差;而饮食行为较差的健身人群,同样生活方式也较差。营养宣教对健身人群改变饮食行为、提高营养知识的掌握有效,但生活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变。建议健身房或健身俱乐部对健身人群进行营养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健身人群的营养和健康认知,形成正确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