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教学改革进行的同时,文言文教改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文言文教学首先要研究的是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学的方法,因为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教什么”决定着“怎么教”。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内容又影响着教材的编写,本论文试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研究。第一章,从与现代文相区别的角度研究文言文的特殊性、现代人阅读文言文的特殊性、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以期把握三者的根本特点与相互关系。第二章,研究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初中教材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突出文言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承载作用。第三章,探讨初中文言文教材应该如何编写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文言文”顾名思义,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方面,“文”的内涵是文章、文学、文化。这就决定着文言文具有不同于现代文的语体特征和文化特质。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存在着语言文字的障碍。这种障碍在字、词、句、段、篇各个层次的教学中都有表现,这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症结所在。其次是在学生的学习心理方面:一方面,学生由于好奇等原因,往往喜欢文言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障碍又往往使他们望而生畏,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状态比学习现代文的也要复杂一些。在实际教学中,从语言入手,我们提倡做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具体可以从诵读、关键句的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丰富的学习活动等方面追求“四文”的统一与融合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言带文”、“以文带言”两种形式。古汉语、汉字都有着极强的人文性或文化性,这决定着文言文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向学生传递蕴涵于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容。重视文言文人文性的特点,充分发挥文言文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把“立人”作为根本的目标。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课程标准”的阐述应当具体而简洁,选文应有一定的原则,先易后难,遵循一定的“量”和“序”,教材还应恢复到“文白分编”的形式,教师的教学应系统化、循序渐进,文后的练习也应具有明确的系统性和指向性等等。笔者把这些问题和认识陈列出来,以求教于有方。本人坚信本论题的研究对于文言文教学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前进趋势,对于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自身的变革,继承文言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让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于目前部分学生思想不深刻、语言不简练、情感太麻木、道德渭坡等现象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