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反应机理与失活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天然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更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其中以氮氧化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是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火力发电机组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在氮氧化物的产生中占很大比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并且效率最佳的一种脱硝技术。目前,SCR脱硝技术中催化剂所占的费用达到SCR系统初始投资的一半左右,催化剂不仅关系到烟气的脱硝效率,而且催化剂的寿命对降低SCR系统的运行成本至关重要。本文以自主研制的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对钒基催化剂的脱硝反应机理和抗中毒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1.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利用V209H8团簇模型模拟钒基催化剂的表面形态,模拟了NO,NH3在催化剂不同吸附位上的吸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H原子很容易吸附在V2O9H8团簇表面形成Br(?)nsted酸性位,NO在催化剂表面吸附能小于发生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范围,NO在催化剂表面不发生吸附作用;NH3在Lewis位和Br(?)nsted位上均可发生吸附,但在Br(?)nsted酸性位上吸附能更大,吸附更稳定。NH3在O1位时吸附能最大,反应最容易发生,表明01位在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钒基催化剂的反应机理为Eley-Rideal机理。2.以自主研制的V2O5-WO3-MoO3/TiO2粉末状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S02通入前后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变化对V2O5-WO3-MoO3/TiO2催化剂在S02气氛中的脱硝特性进行研究,通过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和FT-IR图谱从微观结构研究反应前后的催化剂物质结构以及催化剂表面化学物质形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O2的加入对催化剂具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S02中毒特性。低浓度的S02对催化剂影响较小,高浓度S02对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SO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了硫酸盐类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阻塞了催化剂孔道,引起了催化剂脱硝效率的下降。3.通过碱金属盐(KCl、NaCl)的加入对V2O5-WO3-MoO3/TiO2催化剂的抗碱金属中毒能力进行了研究,从微观结构研究碱金属盐加入前后的催化剂物理结构的变化以及碱金属盐对催化剂结晶形态的影响,运用NH3-TPD测试比较了碱金属盐对催化剂的NH3吸附能力的影响,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催化剂的碱金属中毒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果:碱金属K、Na能够明显降低催化剂脱硝活性,且K的毒性大于NH3-TPD结果表明碱金属(K、Na)的加入会减少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强度。DFT计算结果表明碱金属的加入会影响催化剂表面的电子性质,每个碱金属原子影响四个活性吸附位,减少催化剂表面活性位数目使催化剂还原能力降低。
其他文献
以分子标记技术为基础的作物数量性状基因(QTL)的研究成为目前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QTL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分析标记基因型和数量性状值之间的连锁关系。进行QTL定位通常需要
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特征,对比风投背景高企与全省高企的平均发展水平,分析风投介入前后企业发展速度变化和企业外部融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关收益及费用,从铁路运输企业和旅客两方面的利益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求解方法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唯美”、“诗意”是其创作的典型特征。他在作品中展示苦难,礼赞面对苦难时人所保持的美的姿态。纯美小说系列呈现给读者一个充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列车运行间隔小、站间距离短、车站线路布置比较简单等特点,一旦列车发生运行延误,其传播的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延误发
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他们变得叛逆,喜欢和父母"作对"。很多家长不知如何应对这些令人难以相处的"小刺猬"。让我们一起走近叛逆期宝宝,试着分析、解读他
先秦时期的赵国,其法律制度的建设有极其深远的渊源可寻,可以说,它的创立和完善是与赵氏基业的开拓和壮大同步进行的。不论从巩固统治、增强国力的角度出发,还是为了适应对外
微电网集成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以及可控电源,能够高效地利用清洁能源,并同时拥有稳定的对外特性。持续供电的能力、较高的可扩展性和运行灵活性使其在现阶段能够
外来人口在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本地居民相比,外来移民在香港能否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待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香港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从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