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直流配电网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c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网络,承担着为用户输送电能的功能,当前的配电网均为交流配电网。近年来,新能源及电力电子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多为直流电,需使用一级交直换流器才能将其并入交流电网中,大量的换流器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且现有交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难以满足当今工业及生活的需求;在稳定性、可控性上有突出优势的直流配电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本文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四种典型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对四种拓扑结构分别在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进行开环仿真,分析了四种拓扑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然后研究了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最大功率跟踪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相比于现有的算法如粒子群、布谷鸟搜索法,跟踪速度分别提高了48%、52%,为分布式光伏系统高效接入直流配电网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采用了带均压控制的CPS-SPWM调制方式,提出了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改进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同时研究了直流变压器,采用双主动全桥高压侧串联低压侧并联的拓扑结构,针对高频链的功率回流,提出了基于单侧双移相控制的回流功率优化策略,大大降低了回流功率;最后结合MMC的改进下垂控制,研究了直流配电网的系统级控制方式,针对负荷过大时各换流站出力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辅助功率平衡控制,不仅可以使中压直流电压稳定在额定值附近,也使各换流站的出力相当,提高了系统的平衡性。最后基于IEEE 9节点拓扑,搭建了三端环绕式算例,经分析,系统运行平衡稳定。本文提出的新型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适用于直流配电网的改进下垂控制、回流功率优化控制的直流变压器以及系统级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对光伏最大功率点的跟踪速度,减小了直流变压器高频链的回流功率,确保了多端直流配电网电压稳定和各换流站出力平衡,为新一轮直流配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民航航班流量快速的增长势必会导致我国空管单位安全保障任务的加重,如何衡量一个单位安全保障能力是否与飞行保障量相匹配的问题成为阻碍我国民航发展的障碍。为了杜绝空管单位的超负荷运行,我国民航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评估各空管单位安全保障能力并寻找出薄弱环节,保障航空器的安全运行。首先笔者查阅与翻译了大量国内外有关空管单位安全的文献与资料,通过对空管单位安全保障能
应用热障涂层技术可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的承温能力。热障涂层具有复杂的多层结构,且其服役环境极端恶劣,使得涂层在服役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纹、脱粘等界面缺陷,这些缺
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发病率在我国占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它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 71)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也是引起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前期我们在EV71感染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RD)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发现,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
磷酸钾镁水泥(MKPC)基防腐涂层的研究是在大流动度MKPC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前期试验,大流动性MKPC可以配合相关喷涂设备进行喷涂,施工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流动性MKP
道路交通标志信息是道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信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的交通标志信息量能够诱导驾驶员高效安全行车,交通标志信息量的不足或过载均会驾驶员的视认和认知产
卟啉衍生物被认为是优良的近红外发射荧光材料。然而,其π-π共轭共面结构通常在高浓度下产生强烈地聚集而引起荧光淬灭(ACQ),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生物成像以及荧光材料等方
NLRP5、TLE6和PADI6基因属于皮质下母源复合体(SCMC)的成员,在卵子生长过程和植入前早期胚胎的发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母源效应基因的研究主要在人和小鼠中,对于水牛这种大型
随着STEM教育的不断升温,像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类教育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同样有着“空中机器人”之称的无人机也不例外,其已经作为新兴教具走进了很多一线城市的中小学课堂。然而目前,专为无人机课堂教育推出的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创新应用及教材依然稀缺,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无人机示教过程操作指令序列生成方法研究。本文以Tello无人机为平台,研究基于传感器数据驱动进行无人机指令序列生成的算法实现
硝化作用是自然界中连接氧化态和还原态无机氮库的唯一生物学过程,硝化微生物在维持全球氮素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完全氨氧化过程(complete ammonia oxidation,comammox)的发现使研究者们对氮循环,尤其是硝化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完全氨氧化细菌作为自养型硝化微生物,参与硝化过程输出的硝态氮可为反硝化作用提供底物,因此了解完全氨氧化过程对环境氮循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广东和东北垂
传统的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供暖为主制冷为辅的北方地区运行中,存在着埋管侧取热量大于蓄热量的问题,长期运行会导致深层土壤温度逐年下降,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这一问题制约着地源热泵技术在北方村镇建筑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竖直与水平混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对该系统进行地下传热分析与应用研究,以解决地下冷热负荷失衡问题,拓展地源热泵系统在北方村镇的应用范围。以TRNSYS瞬时系统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