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治疗双相抑郁(b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BDD)的疗效和安全性,以确定rTMS能否作为BDD的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其次比较BDD患者与正常人群认知功能的差异,探讨rTMS对BD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认知功能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71例BD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服用拉莫三嗪并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35例)服用拉莫三嗪并加假刺激治疗。刺激参数为每串由50次单脉冲组成,50串/日,每串间歇30秒,每天2500次刺激。在第2至3周的周1~周5进行rTMS治疗,每日1次,共10次。整个实验为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临床症状。疗效判定:以HAMD总分≤7分为痊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HAMD减分率<50%为无效。采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操作测验(CPT)、数字广度测验等评估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并与正常人群(30例)进行认知功能对比。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对资料进行分析。有效率比较用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患者组不同时点HAMD、CGI-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基线及治疗后第1周末HAMD、CGI-S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4周末研究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1)。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2.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3.89%、25.71%,经Ridit分析,研究组的疗效较好(R研究组=0.4061,R对照组=0.5966,u=3.321,P<0.01)。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都比较轻微,没有患者因此而终止治疗。没有出现转躁或癫痫发作病例。4.研究组26例,对照组22例和正常组30例同意并完成神经认知功能的评估。三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匹配。5.基线时两患者组WCST、CPT、数字广度得分无差异且均较正常组差(P<0.01)。三组治疗后认知功能(除正确反应数外)差异显著(P<0.01)。4周末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好于对照组,总应答数、正确反应数、随机错误数、数字广度-倒背得分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CPT、数字广度-顺背得分仍比正常组差(P<0.05)。对照组认知功能得分除正确反应数外均比正常组差(P<0.01)。6. BD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年龄、病程及基线HAMD评分存在相关性(P<0.01),而与性别、受教育年限无相关性(P>0.05)。7. BD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并非平行相关,认知功能的改善与HAMD减分率(疗效)无相关性。通过rTMS治疗可以使一些状态性的认知功能(如注意转换能力)得到恢复,并使一些特质性的认知功能(如执行功能、持续注意、瞬时记忆力)得到改善。结论:1. rTMS可以更早的改善BDD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提高治疗BDD的有效率和缓解率,且是安全的。可以作为治疗BD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 BDD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受损,如额叶执行功能、注意和记忆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与年龄、病程及HAMD评分存在相关性(但并非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平行相关)。3.通过rTMS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认知功能的改善与HAMD减分率(疗效)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