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两规”)是宏观指导一个地区建设的两个十分重要的规划,它们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以空间科学管治为主要目标,以土地为主要规划对象,核心内容都是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它们在促进我国国上有效、有序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几年对“两规”编制、实施的情况来看,两者在用地分类口径、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协调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分析了“两规”协调的一致性因素和不一致性因素前提下如何协调“两规”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自的规划状况,以及“两规”办调的研究现状;其次从国家政策及规划体系方面,探讨了“两规”的协调性、不协调的原因和协调途径,其中协调性主要从规划方向目标、规划任务、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方面来探讨,分析了“两规”协调的各方面具体因素,尤其在功能区划和指标体系上,对于“两规”协调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不协调原因主要从“两规”编制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空间界限、法规体系、编制体系、管理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探讨,为后面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两规”协调技术的探究打下基础;接下来是“两规”协调一致性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在确立了选取原则、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以及选取出具体指标之后,就开始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且确定建立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以得出指标体系的最后得分结果;然后引入GIS空间分析法,以对“两规”一致性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同时也是对协调技术的进一步探讨和补充;最后对“两规”协调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及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结合实证,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使用GIS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以发现本次研究工作的优点,以及不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