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区域发展中制定科学的综合管理决策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关键。 具体分析面向协调的经济环境系统管理的内涵外延,得出其既是社会经济宏观管理的内容,具有宏观管理的共性,但在可持续发展观下,在管理的目标和范围上又存在一定差别。进而从管理的动态性特征出发,用复合子f、协调机制c、评价标准g来描述面向协调的管理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评价与预测、系统调控三个步骤建立面向协调的区域环境经济系统管理模型,其中: 以相关经济、环境理论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依据系统分析了经济、环境系统及其发展关系。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提出基于系统功能和效益(率)的系统发展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态的依据;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设置评价指标权数,通过加权求和的多指标合成方法计算经济环境发展的评价指标。提出绝对协调度及相对协调度的概念,并将其综合运用于系统协调性的评价中。根据经济环境预测的特点,将灰预测GM(1,1)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组合模型用于经济环境系统预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遴选出与该复合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联系最紧密的系统要素,作为经济环境系统的调控变量。 以西安市为例,分析西安市的经济系统要素以及环境系统要素;以其1992-2002年的经济环境发展指标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系统协调发展情况的评价以及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正处于协调发展程度西北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摘要不断提高但环境发展滞后的状态,且西安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会出现波动。对西安市经济环境系统主要指标的预测表明在外部条件不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2004一2006年西安市经济系统发展势头仍保持强劲,环境系统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但工业污染基本保持稳定。以所得系统调控变量为依据,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治理工业污染、完善环境法制体系等几方面给出重点管理对策建议。关键词:协调发展;经济环境系统:城市管理;协调度;GM(1,1)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分析;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