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观念相关论文
“天下”作为一个空间概念,意味着在天覆地载的最广大的区域;作为一个政治性概念,则意味着一个超越了区域和种族的和谐的政治秩序,......
上帝相对于天“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
以国家为思想单位的西方现代国际秩序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自古罗马以来的等级权威出现了陨落;另一方面,经院主义世界观出现......
20世纪30—40年代,作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张君劢构建了一套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建国方案",但时人和后人对这套方案的认识和评价却一......
张君劢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首先是从对国人之民族意识善的考察入手的。他把民族意识的普遍缺乏视为国人思想上的最大缺陷.进而认定其......
全球化若要成为各国各族和平合作、互相增进的基础,必须放弃以西方文化为主轴心的立场.它应该既能够建立人类共同的普遍价值,又能......
<正>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的国际化密不可分,而中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易学的国际化。自古以来,《周易》就是"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宗藩关系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在中法越南交涉中,中法两国有政治权力意义上的外交冲突,也有中西两......
作为六朝地理著作的集大成者,《水经注》体现出多个层次的价值:在神话传说上,它保留有古神话、汉魏谶纬、民间传说等各方面的信息;在历......
寄居在华夏古文明心脏部位的“天下观念”,一向乐于“倡导在人与他人之间(即同族的个体之人或其他种族之人,尤其是其他种族之人),必须遵......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张法主编的《中国美学经典》(七卷)在世界美学和中国美学正历转折的当下,重审传统,构造出新的中国美学史学科资料体。其特点有三:......
人类的集体生活需要在利益依赖之上发展出超越功利的社会团结意识。我国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团结意识将我国对天下观念的认同转化成......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借鉴融通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当前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
在春秋贵族出奔这一事物中,周礼是客观存在的。体现在贵族出奔中的周礼正是周代国家结构、国家形态的反映。这其中隐含周人的国家......
"天下观念"与"华夷之辨"是先秦以来以华夏为中心认识和看待华夷地域差异与文化区别的重要思想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当时"天下"秩......
呈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用汉字思维;第二个是古代中国的家族、家国,和在家族伦理基础上......
<正>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
<正>虽然乔治·斯坦纳从"拆字法"的角度颇为幽默地说过:"‘神秘主义’(mysticism)始于‘雾’(mist)终于‘疯’(schism)";但杜尚在1......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观问题,学界历来颇存争议。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们评判国家的标准不同所致。毋庸置疑,人们应该摆脱西方国家观念......
以"天"为核心的信仰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影响甚至决定了这一文明的发展走向,是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逻辑起点。"天下"观......
从"天下体系"、"天下文明"到"新天下主义",各种新天下观念在中国学界被反复论述。实际上,当代学者对于天下观念已经相对陌生,但对......
...
周人创造的"有孝有德"的宗法伦理价值观念是一个开放的、进步的体系,它奠定了周人开放的国家形态、民族形态,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统治......
<正>笔者在《世界知识》今年第10期探讨了中国时下兴起的一种“新战国时代”观念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论题,乃决定......
在当今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作为普世政治体而存在的大时代背景下,在无可回避地受到民族主义思潮所影响的中国文明探源研究这一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