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行为,是幼儿学习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人的本能。通过探究行为,幼儿可以获取知识,也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指南》中也要求教师要注重幼儿的探究行为,这明确了探究行为在幼儿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科学活动具有实践性、启发性以及趣味性等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发生。本文以哈尔滨市某园的某中班为研究地点,以这个中班的三十八名幼儿和两名带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科学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以文献法、事件观察取样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收集研究材料。本文主要以中班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综合分析影响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几个因素,最终形成激发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有效教育策略。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部分。分析和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探究了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界定了核心概念;第二章:研究设计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步骤;第三章:中班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问题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表现,去描述其主动探究行为的表现,并分析影响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问题;第四章:中班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影响因素。从幼儿、教师以及环境三方面去探究其影响因素;第五章:中班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教育策略。针对幼儿主动探究行为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四种教育策略:支持策略、引发策略、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