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锰和铁渣的气—渣—金界面物理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yx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冶金过程中伴随着各种界面现象,如元素在相边界的传递、在界面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均会影响冶炼效率,使得界面现象及界面性质成为钢铁生产工艺中的基础。在“双碳”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冶炼效率的提升环节,势必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气-渣-金界面的结构和特性为基础。然而,由于冶炼过程具有高温、密闭的“黑箱”特性,缺乏先进的原位研究手段,目前冶金界面现象研究主要以观测界面形貌和测定熔体表面张力、渣-金的界面张力等为主,未能对熔渣界面结构、元素分布和界面氧势等界面关键参数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含CrOx、MnO和FeO的渣系为研究对象,创新的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刻蚀技术对气-渣、渣-金界面元素分布和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了气-渣-金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建立了直接计算界面氧势和边界层厚度的新方法;并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引入熔渣结构和界面研究中,从元素价态、电荷、成键和迁移过程等微观角度解析了金属阳离子对界面结构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气-渣-金界面的相互作用机制、阐明了硫元素的迁移路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高温淬火实验和经典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对熔渣本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eO、MnO和CrOx对熔渣结构的影响不同,在低碱度(B=0.5)条件下,金属氧化物一方面会导致结构单元中Q3/Q2的比值大幅降低(0.9~0.6),而FeO的比值最低,其次为MnO和CrOx,另一方面会导致桥氧减少,非桥氧增加,其中FeO的桥氧降低更多,CrOx中的自由氧较少;在高碱度(B=1)条件下,金属氧化物会导致Q3/Q2的比值轻微升高(0.2~0.3),而FeO的比值最高,其次为MnO和CrOx,而金属氧化物对桥氧、非桥氧和自由氧的影响均较小。综上,在低碱度条件下,由于Si-O和Al-O单元较多,FeO、MnO主要担任破坏结构的角色,其中FeO的破坏能力更强。CrOx存在价态变化,一方面作为金属阳离子可以破坏结构,另一方面,其会促进配位,导致结构聚合;在高碱度条件下,由于Si-O和Al-O单元较少,金属氧化物对结构的影响较小。其次,利用AIMD的方法对比研究了硫在熔融MnO-SiO2和CaO-SiO2本体结构中的赋存状态、成键方式和迁移机制。结果表明,锰和钙对硫的赋存状态和迁移机制影响不同。在MnO-SiO2中,硫会快速形成稳定的Mn-S-Mn结构,且硫的价态在-0.8~-0.4 e;然而,在CaO-SiO2体系中,硫原子不发生快速的键合转换,倾向于稳定存在于钙原子周围,硫的价态在-1.4~-1.3 e。这是由于锰的核外电子导致了电荷的不均匀分布,影响氧结构的相互转化,导致硫反应过程中桥氧的减少和非桥氧的增加。而在钙核外不存在电荷影响,非桥氧在硫的交换反应中会被消耗掉,导致非桥氧的减少和桥氧的增加。再次,利用气-渣平衡实验和XPS刻蚀技术实现了对含铬和含锰渣的气-渣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的直接表征。结果表明,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存在梯度变化趋势,界面结构主要为桥氧和非桥氧,随着深度的加深,非桥氧增加,桥氧减少;在边界层内,钙含量逐渐增加,硅、氧含量逐渐减少,硫和金属阳离子会在界面边界层内发生聚集。界面结构和元素分布表明界面趋于高氧势的硅氧结构单元,随着深度的变化逐渐解聚,趋于本体结构。通过对含锰渣界面元素定量和FactSage平衡计算,得到了该渣系气-渣界面氧势为10-19~10-18 atm数量级。基于刻蚀时间和速率,建立了边界层厚度计算方法,反应时间为1 h、3 h、6 h的边界层厚度分别为117.90 nm、102.18 nm和94.32 nm。然后,采用高温平衡实验和XPS刻蚀技术研究了含锰渣和金属铁液之间的界面结构、元素分布和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渣-金界面结构与气-渣界面结构相似,主要由桥氧和非桥氧组成,碱度由0.5增加到1.2时,界面桥氧含量由35%增加到75%,界面非桥氧含量由65%降低到25%。硅和氧的相对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钙、锰和硫的相对含量随着界面刻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锰以正二价形式存在,硫以负二价形式存在,铁以Fe-O键和Fe-S键两种形式存在。基于结果提出了两个界面化学反应:一个是熔渣中Fe与Mn/Si的氧化还原反应。另一个是硫和氧的交换反应。最后,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和AIMD的方法研究了硫在气-渣-金界面的迁移过程,得到了硫的迁移路径。结果表明,在气-渣界面,气相中的S2分子会被熔渣界面吸收,而锰终止层与氧终止层相比,更容易吸收S2分子。硫在界面的价态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硫从气态的S2分子转化为Mn-S键所致。在渣-金界面,硫首先从金属液中迁移到渣-金界面,并在界面聚集,主要形成Mn-S键。渣与金属液接触时,界面上铁的价态升高,锰和硫的价态降低,证明除了脱硫反应外,渣-金界面还将发生金属铁和锰的氧化物还原反应([Fe]+(Mn2+)=[Mn]+(Fe2+))。结合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硫最终会稳定存在于熔渣中,而界面是迁移过程中最关键的位置,其界面结构和界面元素的分布均会对硫的迁移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MgAlON是一种由AlN、Al2O3和MgO组成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固溶体。MgAlON及其复相材料与钢液不润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渣侵蚀性,有望成为炉外精炼用新型耐火材料,但是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应用。此外,在用后镁碳砖的再生利用过程中,其中宝贵的石墨资源常常被忽视,并且所制备的产品产生的附加值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以用后镁碳砖为原料常压原位合成MgAlON-MgO复相材料,并作为
学位
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稀土元素在钢中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国内某厂生产的200系低镍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铈对低镍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铈对低镍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规律。随铈含量从0 ppm增加至250 ppm,钢中T.O含量从59 ppm降低至6 ppm,钢中T.S含量从20 ppm降低至13 ppm。随铈含量增加,钢中夹杂物的改性顺序为:Si-
学位
深共晶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是由氢键供体(有机酸和酰胺等)和氢键受体(氯化胆碱和有机醇等)形成的室温液体,因其溶解能力强、可循环使用等优势,成为废弃锂离子电池(LIBs)正极活性材料回收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报道的DESs浸出体系存在溶剂粘度高、浸出条件苛刻和有价金属难以回收等缺点,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DESs高效
学位
合理的微纳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调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升其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中空多壳层结构(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HoMSs)是一类以低维结构单元构筑的独特三维微纳结构,其具有由内至外有序排列的多级壳层以及空腔。不同壳层间形成的相互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既有利于调控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又可以暴露出更多的活性表面。此外,还可以根据需求赋予每个空间或壳
学位
全废钢炼钢工艺,熔清后P含量波动大,C含量低,钢液粘稠度高,加之炉型限制,动力学条件差,电弧区域容易吸氮,终点磷、氮含量一般稳定控制在0.020%和0.0060%以下,而加工性能较高的钢种,要求钢中磷、氮含量分别不大于0.010%、0.0025%,难以满足其成分要求。基于此,本论文针对低碳熔池搅拌功不足,脱磷、脱氮困难等问题,研究了适用于气-固喷吹工艺的低碱度高磷容量渣系、成渣路线以及低碳条件下的
学位
气体传感器是监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的主要工具之一,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型气体传感器在检测还原性可燃气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当化学性质相近的干扰气体H2存在时,SnO2对CO气体选择性和响应性不佳。掺杂或异质结构建等单一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气敏性能,但是通过液相法制备异质结材料常存在相似半径的金属阳离子间固溶取代的现象,因而难以确定异质结构掺杂相中离子具体固溶量。采用溶胶-凝胶与固相研磨煅
学位
钢铁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能耗高、排放大等问题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钢铁流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钢铁企业能源调度和生产计划调度的优化是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系统节能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以“高炉—转炉—连铸—热轧”的钢铁长流程为研究对象,应用冶金流程工程学和系统工程学相关概念和方法,借助邻接矩阵对钢铁流程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行特征进行表征,并提出了
学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三因子(TNF-α、IL-1α、C1q)诱导产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T-q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补体3(C3)的表达;使用5、10、20 mM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Western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水平;采用AMPK抑制剂Co
期刊
随着电子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小型化、集成化与高效化的发展趋势对材料的软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软磁材料如硅钢与铁氧体等,无法兼具高频低损耗与高饱和磁感。非晶软磁材料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金属材料,凭借高电阻率、低矫顽力与高饱和磁感等优秀的综合软磁性能而成为制备新一代电子元件的理想选择。近年来,粉末冶金工业发展迅速,金属粉末产量逐年提高,雾化法具备成本低、合金成分自由度高、冷却速率快、生产规模大与粉末综
学位
针对低合金结构钢中存在的残余元素锡会降低或损害钢的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残余元素锡对低合金结构钢33MnCrB5-2性能的危害以及探索通过亚温热处理工艺对其改善的可行性。首先,系统研究了不同锡含量(1#钢-未添加、2#钢-0.03wt%、3#钢-0.06wt%、4#钢-0.09wt%)对 33MnCrB5-2 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过程、热塑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为了解决含残余元素锡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