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新课标》要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由于“图形与几何”的抽象性与特殊性,在其教学过程中,倡导使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另外,笔者从十年从教经验中发现,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更加直观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5E教学模式作为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杰出代表,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因此,本研究基于该模式,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如何使用该模式组织“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结合笔者的从教经验以及对5E教学模式的理解,提出该模式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相应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主体,整体把握学生(2)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变式递进(3)以实际情景为抓手,直击学生现实。然后,运用5E教学模式和这三大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与分析,并呈现两个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典型教学案例——概念教学和计算教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谈、随堂听课教师访谈以及随堂听课专家的点评,结合笔者自身从教的经验,探讨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使用5E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研究发现,应用5E教学模式及其三大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进行教学实践优势在于:(1)比较适合组织2人或4人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动手操作以及交流讨论的机会;(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但是,该模式的应用对教师要求比较高,一方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对授课学生比较了解,能够娴熟驾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