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路面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的病害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因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水损害问题较为突出。所谓的沥青路面水损害,即在行车荷载、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逐渐受到侵蚀和破坏,最终导致路面出现坑槽、松散、唧浆等现象,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和行车安全。所以本文对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展开研究,针对黏附性评价方法和水稳定性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做研究,以期为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技术指导。首先,本文选用6种沥青,分别为:SK 90号基质沥青、橡胶沥青、SBS改性沥青、SK 90号沥青+3‰Ⅰ型抗剥落剂(后面简称1号沥青)、SK 90号沥青+3‰Ⅰ型抗剥落剂+3‰Ⅱ型抗剥落剂(后面简称2号沥青)、SK 90号沥青+3‰Ⅱ型抗剥落剂(后面简称3号沥青),对连续密级配类型(AC-13、AC-16)沥青混合料给出了矿料配合比的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其次,本文采用水煮法、水浸法、接触角法和光电比色法4种黏附性评价方法,在多次冻融循环(0次、3次、6次、9次、12次、15次、18次)下对6种沥青与辉绿岩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并评价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多次冻融循环(0次、6次、12次、18次)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渗透性进行测试,并与课题组自行改进的渗水装置所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将沥青—集料的黏附性指标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指标进行灰熵关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6种沥青的黏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均表现出的优劣性排序是一致的,优劣顺序依次为:橡胶沥青、3号沥青、2号沥青、SBS改性沥青、1号沥青、基质沥青;通过对各黏附性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建议采用光电比色法与水浸法相结合,或采用光电比色法与接触角法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沥青与集料进行黏附性评价;沥青混合料的TSR和残留稳定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渗水系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6种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基质沥青、1号沥青、SBS沥青、2号沥青、3号沥青、橡胶沥青;AC-16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增大速率大于AC-13沥青混合料的增大速率,改进渗水仪比标准渗水仪能更好地反映沥青路面的渗水性。通过灰关联熵分析得出各沥青混合料的4种黏附性指标与2种水稳定性指标的关联度大小关系,为工程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