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①并且对课外阅读提出阅读要求与建议。教育部一直倡导中学生多进行整本书阅读,拓宽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提高阅读的兴趣。显而易见,我们的语文书已经不能作为提高孩子文学素养的全部,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到更广大的书海中去阅读,吸取更多的知识和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虽然学生阅读频率变高,却很少阅读“整本的书”。阅读方式逐步倾向碎片化、快餐化,导致无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锤炼语言的阅读基本功,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吟咏讽诵、审美感悟、表达创作等语文关键能力。同时“读整本的书”也没有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真正重视,甚至遇到受到了一些忽视。同时学生缺乏阅读时间,大部分时间用于各种题海战术,并且家长也是不甚支持。所以整本书阅读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真正重视。为什么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呢?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整本书的阅读都是大有裨益的。与单篇相比,整本书有其独特的厚重感、系统性、全面性,能经久藏于人心,有利于经典的传承与应用,有利于国家提倡的一系列书香文化活动的建设。再者,“整本的书”中可能兼具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并且写作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灵活变换。学生长期阅读耳濡目染,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关键能力的提高有巨大作用。总之,整本书阅读是符合现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一定程度了打破了应试的局限,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培养学生阅读的专注度,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综合阅读能力;系统全面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好地积淀、传承文化经典,丰富精神世界。但是,“整本书阅读”虽应时代的呼声,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语文关键能力”作为新兴名词,也未曾出现系列的规模的研究,把语文关键能力的提升与整本书阅读结合的研究还少之又少。所以,笔者选择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希望给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正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整本书的内涵,初中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内涵,以及整本书阅读和初中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关系。本章先分析了整本书与碎片化的不同,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特点,接着阐述本文研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对象是初中生,阅读材料是符合初中生阅读的各种形式的中外文学作品、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人物传记、哲学论著等。最后分析了整本书阅读对初中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提升作用。第二章主要分析的是初中生阅读整本书的现状。先从问卷调查入手,发现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接着根据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跟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分不开。第三章主要研究整本书阅读提升语文关键力的实验教学策略。从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整本书的良好习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这三个方面来介绍笔者的一点粗浅的经验。第四章主要是介绍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验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整本书阅读的氛围;培养了他们较好的读书品质,比如读书的专注度,比如有系统有章法的读书;提升了他们的素养,丰富了他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