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研究的焦点从原文到译文的转变使得译者从最初的从属地位走向翻译活动的中心舞台。在翻译这个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中,译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贯穿于整个翻译活动中。从最初的原文本选择,到对文本的解读,以及翻译的策略都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翻译其实更应被视为译者的一种创作。美国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翻译理论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研究以著名汉学家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对《流逝》翻译的文本为例,借助乔治·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具体分析译者葛浩文的主体性在“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翻译步骤中的体现。研究表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葛浩文的选材、理解文本以及翻译策略均有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引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具体地说是用阐释学翻译四步骤研究译者主体性。通过对比分析王安忆的《流逝》以及葛浩文的英译本,在斯坦纳的阐释运作理论的指导下,用实例说明在葛浩文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美国当时高涨的女权运动使得葛浩文选择了《流逝》这部描写中国女性生活的故事。葛浩文对原文本的选择出于他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葛浩文在本土文化意识的影响下去解读《流逝》,在译文中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不可避免地丢失了,使原文与译文出现一定失衡。在再现原文的过程中,葛浩文更重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大的读者群。翻译时多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并省略原文中英语读者不熟悉的修辞手法。在总体归化翻译的基础之上,葛浩文通过保留部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词汇以及在译文本句内直接添加解释的方法来保证原文与译文的平衡。葛浩文的英译本在保证译文流畅的基础上,保留了异域文化特色。研究表明,译者的意识形态、个人偏好以及对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等主体性因素贯穿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进而直接影响到译文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