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女性主义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对伍尔芙作品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伍尔芙的意识流创作手法之上的,而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及运动为伍尔芙的作品带来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也就是女性主义方法。伍尔芙一方面着力描写当时的女性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她也在践行着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分别代表“房间里的天使”和“独立的自由女性”的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科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女性莉丽在寻求自我和个性解放历程中的艰难与困惑。小说文本描述了女性形象莉丽·布里斯科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过程——从对女性意识的困惑、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直至对自身女性气质的觉悟。论文包括引言部分(第一章)、正文部分(第二~五章)和结论部分(第六章)。引言部分介绍了《到灯塔去》这部小说的结构和风格,简要阐述了写作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本文的中心章节,从四个方面解析《到灯塔去》中展现的时代意义和女性作家(或女性艺术家)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抗争。第一,从小说的女性主义的定位和归类分析入手,挖掘小说中潜在的女性主义象征意义。第二,结合这部小说中的描写来论述女性在当时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第三,着重分析小说两个主要的女性人物。由于伍尔夫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写法,使得她所塑造的人物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第四,归纳了写作技巧上女性主义意象和象征意义。结论部分深入伍尔夫小说的女性主义层面,总结其女性观和历史观的深刻内涵,以求对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有个整体的、更深层次的把握。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细读文本,尊重第一印象,通过对莉丽心路历程的解读和所具有的女性气质在男权社会中所占据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地位的分析展现了伍尔夫所追寻的理想的女性是独立的、不依附于男性而又与男性和谐相处的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