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为表现形式,通过对西北师范大学2008级多名师范生的课堂观察和跟踪访谈,深入考察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及其信息化教学实践,试图以职前教师的视角来解读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而探索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为五章,以下是本文的研究过程以及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趋势、西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改革、研究者的学习经历三个层面叙述了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主要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根据研究问题确定了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框架。第二章是进入现场及样本的选择,主要阐述了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的方式以及研究样本选择的方法。第三章通过对职前教师课堂学习的深入观察和访谈,从职前教师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后,职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真实态度,以及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的看法,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指出职前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培养后,在资源检索下载、网络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教学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倾向和意识。另外还剖析了其他课程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否产生了影响。第四章通过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跟踪了解,呈现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揭示了职前教师已具有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力;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能力;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但这种反思还处于萌芽阶段。另外还剖析了校内实践活动对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否产生了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反思。首先对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从研究者身份、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的效度、信度和推论度几个方面对本研究进行了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