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舟山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由于附近海域自然资源环境优越,寒暖流交汇使得海水中的养分充足,近海处海水浑浊,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形成了天然渔场。近年来,由于对舟山附近海域不加节制滥捕、管理力度不强以及海洋污染等原因,导致舟山渔业产量及质量急剧下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盲目扩大渔业生产能力、渔船功率急剧增加、渔业捕捞强度提高以及由于陆源污染物、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导致舟山市渔业资源失衡,海洋环境遭到破坏,严重的影响了舟山渔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具有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同属性,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渔业产量分析、环境破坏等层面对渔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指标;另外,现有的研究在计算渔业投入时经常会忽略自然资源投入,导致分析结果不够准确客观。本文将能值方法用于渔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舟山渔业生态系统2010-2014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能值分析表,对整个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进行计算并转换为统一单位进行比较,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渔业投入产出;构建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得出一系列能值指标体系,可以更加深刻地分析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特征以及运行状况,为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渔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总而言之,用能值方法分析渔业生态系统解决了如何比较分析三个不同子系统的问题,并可对系统进行量化分析,更加直观准确的评估可持续发展状况。 其中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能值产出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四项。计算结果显示: 由以上计算结果分析可得:2010-2014年,能值产出率(EYR)虽然在2012年与上一年持平但整体呈上升趋势;能值自给率(ESR)自2010年至2014年有所升降,2011年下降幅度较大(由2010年的0.15下降至0.10),平均值为0.11,比全国平均水平(0.13)要低一些;2010年-2014年舟山渔业的环境负载率(ELR)除2013年外都维持在3-10之间,说明舟山渔业生态系统对能值的利用适中,系统的环境压力也处于中等水平,2010年-2014年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同样呈波动性发展,但整体都维持在1以下,说明该生态系统为消费型系统;2010年-2014年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ESI)同样呈波动性发展,但整体都维持在1以下,说明该生态系统为消费型系统。 舟山渔业生态系统存在对经济反馈能值的依赖增加、自然资源潜力下降以及环境承受压力增大等问题,需要对舟山渔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提高投入的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具体措施为:优化舟山渔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保证各项资源占比达到最适宜发展渔业生态系统的状态;提高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资源投入的充分使用。其中,应该将提高重点放在经济反馈能值上,对此,应该加快对各类渔船的更新改造,提升渔船的装备水平,建设支持捕捞加工母船以及用于冷藏补给的辅助船等大型渔船,配备微型定位、雷达等信息化设备,引进推广新型捕捞技术;在保证渔民利益的基础上对渔业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调整舟山渔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结构,鼓励渔民科学发展养殖产业、采用新型渔业养殖模式,将现有的一味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的状况转换为技术创新支持下的新型渔业模式,壮大养殖产业,加强舟山渔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