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知、信、行现状,为制定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国内外公众院前急救培训现状,探讨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培训效果的影响,以确立适合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的方案。方法1.现状调查:于2008年9-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上海市老西门、外滩、半淞院三个社区的144名社区服务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以了解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的知、信、行现状。并于调查后根据社区服务人员是否接受过培训将其分为没有接受过急救培训(66人)、接受过1次急救培训(39人)、接受过2次及以上急救培训(39人)三组。2.干预方案比较:于2009年5月,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了老西门和外滩社区的91名社区服务人员,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三组,对甲组(31人)采用理论教授→教员示范→教员指导下的现场练习→考核的方式;乙组(30人)采用DVD播放后理论教授→教员示范→教员指导下的现场练习→考核的方式;丙组(30人)采用DVD播放后理论教授→教员示范→教员指导下的现场练习→情景教学→考核的方式进行培训。并于培训后1个月、培训后3个月再用红十字会的评分标准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培训方案及对可能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以上数据均以Excel软件统一录入后,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现状调查:(1)一般情况:三组人员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2)知:三组人员对于常见院前紧急情况的处理如触电的正确处理方式、煤气中毒的正确处理方式等掌握的正确率均超过70%以上,而对于用何种通讯方式呼救及院前急救常用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掌握的正确率低于50%。(3)信:①超过77.1%的社区服务人员在对院前急救常用技术和紧急情况处理需求度的选择上选择比较迫切和很迫切。85.4%的社区服务人员认为有必要和很必要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94.4%的人员认为在社区服务机构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对于大部分甚至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②三组人员对培训时间、培训师资、培训形式的需求均无统计学差异。(4)行:①遇到紧急情况时三组人员选择的首选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排除培训因素后,三组人员的急救知识来源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方案比较:①三组社区服务人员在培训前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受训前的知识和技能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受训前的理论成绩均高于操作成绩。③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分组后不同培训方式除了在心肺复苏及包扎这二项上显示出没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在其他评项目上均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结果还显示出不同评估时间的培训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各个时间点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培训后即刻和培训后1个月,三组社区服务人员的成绩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培训后3个月三组成绩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⑤以培训后即刻、培训后1个月、培训后3个月的总平均分为因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管理、文化程度、乙组的培训方式、丙组的培训方式、培训后即刻的总平均分、培训后1个月的总平均分分别和以上因变量有相关性。结论1.社区服务人员对于常见院前紧急情况的处理掌握较好;对于不同院前急救常识的掌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即部分知识点掌握较好,而部分掌握不佳);对于常见院前急救技能的掌握不佳。2.社区服务人员具有受训需求及意愿。3.可将16小时作为我国培养被认证的第一急救反应人的时间,从而形成统一的标准,以利于我国院前急救培训体系的建立。4.规范师资队伍建立二、三级医院医护人员、120救护人员、医学院校从事急救教学人员主要进行理论教授,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主要进行现场实习指导的梯形培训师资队伍。5.院前急救培训可有效提高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其中丙组的培训方案培训效果最佳,适合在社区服务机构推广。6.为了降低遗忘带来的影响,建议在培训后1个月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再次培训,在培训后3个月进行院前急救全部知识技能的复训,以提高培训效果。7.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培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训人员自身因素如文化程度、受训对象是否是管理者以及培训方式等;其中当受训对象是管理者时可起到积极带动作用,故我们可在培训中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