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条带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遗留条带煤柱,目前常用的井下充填置换回收条带煤柱的方法存在着采充干扰严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回收条带煤柱的方法—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技术,即在已有的条带开采区域内,按照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技术原理,采用隔一条回收一条的方式对遗留的条带煤柱进行回收。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技术已成功在多个矿区的数十个压煤采区不迁村采煤中得以应用,但将其用于条带煤柱回收还是新的尝试,也缺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工艺流程的设计。为此,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的技术原理研究。首先分析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技术的可行性。基于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技术的基本原理,从注浆充填覆岩结构条件、压实区及地表移动变形控制效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技术可用于条带煤柱的回收。研究了覆岩条件、条带采宽、采动充分程度及采出率等多个因素对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的影响。旨在寻找该技术的适用条件,以指导工程实施。结果表明,覆岩存在典型厚硬岩层是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的理想条件;且在一定范围内,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沉陷控制效果随条带采宽及采出率的提高而变优,随采动充分程度的增加而减弱。并结合工程角度指出,采宽较大时,覆岩运动速度加快,地表沉陷控制及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技术的实施难度均加大。在保障地表沉陷控制效果的前提下,相对较小的采宽可同时兼顾沉陷控制效果与工程实施两个方面,在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中的适用性更好。以山东王楼煤矿为例,介绍了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回收条带煤柱的具体工艺流程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