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9燃料油是乙烯生产装置汽油加氢后分离出的副产品,馏程在100~200℃,主要为环状烯烃、芳烃、多环烃、烯烃、炔烃等,其中硫含量约为150ppm。目前,我国乙烯装置的副产裂解重芳烃C9馏分大部分用作燃料,少量用于石油树脂的生产,经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是C9燃料油硫含量过高而导致其产品臭味较重,影响其质量和应用。随着国外进口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及环保部门对燃料油中硫含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亟需研究和开发由高硫原油生产优质燃料油的加工工艺。因此,本文分别采用物理分离--溶剂萃取脱硫工艺和化学反应转移—烷基化反应精馏分离脱硫工艺,对C9燃料油进行研究,为C9燃料油工业化脱硫生产提供基础工艺数据。首先,对C9燃料油溶剂萃取脱硫的萃取剂进行研究。选择①乙腈、②N-甲基吡咯烷酮(NMP)、③环丁砜与二甲基亚砜、④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和甲醇、乙醇、乙二醇⑤糠醛五组萃取剂对C9燃料油进行萃取实验,从中筛选出较佳的萃取剂。分别研究了溶剂含水量、油剂比等对萃取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条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萃取剂复配的脱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适含水量的乙腈和NMP是C9燃料油较为适宜的萃取溶剂,两者与二乙二醇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复配溶剂单级萃取脱硫率分别达到了48%和25%。其次,以NKC-9为烷基化催化剂,对C9燃料油催化烷基化反应脱硫工艺进行研究。比较催化烷基化反应前后硫含量的变化;分别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级催化烷基化反应脱硫效果影响,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考察两级催化烷基化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脱硫效果的提高,依据实验结果设计了原料预精馏分离-两级催化烷基化反应联合脱硫工艺流程,采用联合工艺的总脱硫率可达80%以上,产品的硫含量降低到30pp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