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记忆和档案关系——以济南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工作为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115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规划目标的逐步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而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记忆丧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建设设计千篇一律所带来的城市特色消失的情况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城市记忆构建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档案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形成的知识财富和文化载体,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档案记忆”成为研讨的热点.作为一种对社会生活最真实有效的固化记录方式,档案与被引入社会记忆的研究中。自此,档案界学者开始研究档案与记忆的关系,并逐渐探索出档案部门在城市记忆构建过程中的所分担的主要工作。  本文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立足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并以泉城济南的城市记忆构建为例,探讨了记忆和档案的基础概念,档案与记忆的关系,档案与城市记忆构建的关系以及档案部门在城市记忆构建中的收集工作的进展状况。期望为档案部门进行社会记忆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在这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档案学者对城市记忆工作的理论实践研究工作进程和成果。  第二部分:记忆与档案基础理论概念的分析和叙述。这一部分主要解释了个体记忆,社会记忆和城市记忆的概念,档案的定义和属性,档案与城市记忆在内容和载体上的关系  第三部分:济南城市档案与城市记忆构建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档案的形成过程,城市记忆的构成要素以及档案在城市记忆构建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四部分:济南档案部门的城市记忆收集工作。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济南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工作的概况。讨论了济南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工作面临的困境,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收集工作出现困境的原因。  第五部分:济南城市记忆档案收集工作的探索。做出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要拓宽档案收集渠道,加强与其他档案部门的合作收集的探索。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低谷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化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我国县级图书馆所处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这
学位
图书馆法包括全国通用性、专类性和地区性三大类,其中地方图书馆法是图书馆法体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图书馆法是指由地方立法机构制订并颁布的、用来调整图书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尚无一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或通过的具有统一法性质的图书馆法,这无疑严重制约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图书馆立法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
高燮(1879-1958)为近代上海金山着名藏书家,藏书达三十万卷,对《诗经》类文献刻意收藏,有“葩经千种”之称。《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谓:“流寓淞滨白发皤,念家山破痛如何。残
周连宽是中国档案学的奠基人之一,周连宽档案学思想不仅对形成时期的中国档案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伴随着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其当代价值也日显重要。文章运用历史学科的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企业知识管理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国内外(主要是国外)对企业的知识管理研究显著增多。相比之下,研究档案界知识管理领域的文章虽然也在增长,并取得了一定的
学位
明代户籍档案管理是中国古代专门档案管理的典型。对古代户籍档案工作的研究是中国档案发展史的重要课题,也是专门档案研究的欠缺之处,这个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