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宫颈的恶性肿瘤。它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初步探讨PCL-PEI(Polycaprolactone-Polyethylenimine,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A)介导的趋化因子CXCL10(Chemokine CXCL10)基因治疗对放疗杀伤宫颈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PEI(1.8k Da)和PCL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成功地合成了聚合物PCL-PEI,并用1H-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PCL-PEI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及粒径。使用透射电镜观察PCL-PEI纳米粒子以及PCL-PEI与CXCL10质粒缩合后的纳米复合物的形貌。通过MTT实验检测PCL-PEI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在证实成功地合成了聚合物后,使用PCL-PEI纳米粒子与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 EGFP)制备了PCL-PEI+p EGFP纳米复合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得到纳米粒子与质粒缩合的最优质量比。接下来,按照最优质量比制备PCL-PEI+p EGFP纳米复合物,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该复合物转染Hela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质表达情况。随后使用PCL-PEI+p CXCL10纳米复合物转染Hela细胞,通过PCR实验扩增CXCL10目标基因片段,琼脂电泳实验证实转染成功。最后,实验将Hela细胞分成四组进行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放疗组,PCL-PEI+放疗组,PCL-PEI+p PUC4.1(空质粒)+放疗组,PCL-PEI+p CXCL10+放疗组,待细胞转染24小时后行6Gy放疗,放疗48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放疗4小时内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各组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成功地合成了可降解聚合物PCL-PEI,其能在PBS溶液中形成纳米粒子,1H-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透射电镜对聚合物进行了形貌分析,证实其结构与目标产物结构一致。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PCL-PEI的Zeta电位及粒径分别为:+15m V,213nm。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测得PCL-PEI纳米粒子缩合质粒DNA的最优质量比为1:1。MTT实验表明,聚合物的毒性较小,在工作浓度时几乎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经PCL-PEI+p EGFP纳米复合物转染的Hela细胞成功地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PCR-琼脂凝胶电泳实验证实了PCL-PEI+p CXCL10纳米复合物成功地转染了Hela细胞。最后,流式细胞学证实PCL-PEI+p CXCL10+放疗组的凋亡率明显提高,克隆形成实验证实该组的克隆形成能力更弱。结论:1.成功地合成了聚合物PCL-PEI,其细胞毒性较低,细胞毒性与浓度呈正相关,而在工作浓度时几乎没有表现出细胞毒性,是一种安全低毒的基因载体。2.PCL-PEI聚合物能在PBS中形成纳米粒子,纳米粒子表面带正电荷,粒径分布均匀。3.PCL-PEI纳米粒子能缩合质粒DNA,并能转染细胞,在细胞中表达。4.初步证实成功表达了CXCL10的Hela细胞凋亡率更高,克隆形成能力更弱,表明PCL-PEI纳米粒子介导CXCL10基因治疗可提高放疗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