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波和时频分析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监测和识别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进行连续的实时在线监测是未来飞行器结构完整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能无缝集成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基于压电传感网络的嵌入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将瞬态应力波(Lamb波)和先进数据处理方法(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在线的连续监测,近乎实时地检测出损伤的发生,准确判定损伤的位置,估算出损伤的程度,并将这些结果和信息可视化。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瞬态应力波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传播问题,利用高阶板近似理论建立了应力波在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中的随传播角度变化的弥散关系,并对应力波在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传播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然后用小波变换对由压电传感元件激励和接收的应力波信号在时频域进行分析,提取特征信息,量测出应力波在结构中实际传播的速度,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应力波和小波分析的损伤识别算法,使用遗传算法准确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尺寸;最后对利用应力波进行损伤成像进行了研究,将损伤情况进行可视化;在这过程中集成一套原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模拟损伤和冲击损伤进行监测和识别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可应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的先进损伤识别技术(项目编号:10572058),和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先进损伤识别技术(项目编号:04I52063)的资助。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并已成为危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技术不仅能弄清交通事故的
针对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传感器与执行机构失效问题,本文开展了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立航空发动机免疫模型、免疫反馈PID控制器的设计、基于聚类分析的故障检测和诊
近年来,工程机械企业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许多先进的设计工具,特别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CAX(CAD、CAM、CAPP)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企
在21世纪,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认为是中国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与环境监测相结合,使得环境信息的获取逐渐趋向智能化。在收集
随着油基泥浆(OBM)在深海及特殊岩层石油勘探中的广泛应用,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油基泥浆测井仪得到了大力发展,该测井技术不仅能在油基泥浆环境提供高
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在涡轮叶片内部已经可以铸造出更微小的冷却通道,并且可以在微小通道中使用冲击冷却。冲击冷却有着较高的换热效率,可以大幅提高壁面的局部换热系数,射流冲击
卫星在主动段飞行过程中,受到来自火箭的外力,处于较高量级的振动环境之中。振动会对卫星结构造成损伤,影响其在轨运行时的使用寿命,造成损失。在星箭对接面上安装隔振器是一种被
本文根据置换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置换通风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研究了置换通风系统的热力分层高度及其影响因素。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国内尚处在起始阶段,因此本文的
文字、图象、音频和视频内容已成为Internet网络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互联网上传和下载的图象多数是二维的信息,因而没有空间感,不够直观形象,与生存在三维空间
为研究GaAsN/GaAs量子阱在电子束辐照下的退化规律与机制,对GaAsN/GaAs量子阱进行了不同注量(1×1015,1×1016 e/cm2)1 MeV电子束辐照和辐照后不同温度退火(650,750,850℃)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