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复合材料是一种仿生材料,它是受到自然界中贝壳珍珠层的微观组织的启发而得到的。因为此材料独特的裂纹扩展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了近年来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目的是研制TiC-Ti/Ti层状复合材料,探索其烧结工艺以及结构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根据层状复合材料的材料选用原则,本文选用金属Ti作为基体层,即金属层。选用TiC-Ti复合材料作为材料的增强相,即陶瓷层。将其至于石墨模具中压实,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式将其烧结成块状,层数为9层。本文采用纯钛片作为金属层的材料,钛粉与碳粉的混合粉末作为陶瓷层的原始混料。对材料的在烧结时的保温时间、混料的摩尔比、烧结温度、层厚以及层厚比进行了优化。其中,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最佳的保温时间为10min。当保温时间较短的时候,材料的反应不够充分,其过渡层不明显,元素扩散不充分。当保温时间超过10min,达到13min或者16min的时候,过渡层发生了偏移和分解现象。当保温时间为10min的时候,材料的层间出现明显的由材料扩散而得到的过渡层,且组织均匀。
(2 )陶瓷层的原始混料的最佳混料摩尔比为Ti∶C=1.2。当混料摩尔比为Ti∶C=1.1的时候,材料的层间元素的扩散过于剧烈。在此混料摩尔比的情况下,当烧结温度为1000℃的时候,材料的金属层就开始被侵蚀,烧结温度在1200℃左右,材料的层状结构就不复存在。从线扫描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混料摩尔比为Ti∶C=1.1,烧结温度为1100℃的时候,材料已经成为一个分布均匀的块体,不存在明显的层状结构。当混料摩尔提升至Ti∶C=1.2时,发现微观形貌随着烧结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层状结构保持良好,并且陶瓷层中的C元素已经完全参与反应,不会因此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3)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当烧结温度为1050℃、1100℃以及1150℃的时候,材料的层状结构皆保持良好。其区别在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过渡层的厚度逐渐增加,金属层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陶瓷层的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烧结温度为1100℃的时候,金属层的厚度最小,陶瓷层厚度最大。根据抗弯强度对比对可知,材料在烧结温度达到1100℃的时候,其抗弯性能最佳为819.8MPa。由材料断裂之后的形貌可以发现,层状结构在材料的变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在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一次性的脆断,而是沿层断裂和穿层断裂相结合,发生了四次脆断,四次脆断刚好发生在四层陶瓷层的位置。由此可知,材料的层状结构有效的消耗了材料在变形时的能量,使得材料的抗弯性能得到提升。从显微硬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烧结温度越高,材料的反应越充分,材料的陶瓷层的显微硬度越大。
(4)当层厚较大的时候,即(金属层)500μm+(陶瓷层)500μm,材料出现了陶瓷层分层以及开裂的现象,且材料中的C无法全部参与反应,有部分残余。层厚减小之后,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当层厚为300μm+300μm的时候,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佳为874.8MPa。
(5)当层厚比为1∶1,即(金属层)300μm+(陶瓷层)300μm的时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发现,材料中在此层厚比的情况下,TiC的峰值达到最大,可见材料的反应充分度最佳。材料的抗弯强度也在此层厚比达到最佳。从显微硬度的角度观察,发现材料的陶瓷层的硬度随着该层的层厚的减小而递减。
根据层状复合材料的材料选用原则,本文选用金属Ti作为基体层,即金属层。选用TiC-Ti复合材料作为材料的增强相,即陶瓷层。将其至于石墨模具中压实,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式将其烧结成块状,层数为9层。本文采用纯钛片作为金属层的材料,钛粉与碳粉的混合粉末作为陶瓷层的原始混料。对材料的在烧结时的保温时间、混料的摩尔比、烧结温度、层厚以及层厚比进行了优化。其中,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最佳的保温时间为10min。当保温时间较短的时候,材料的反应不够充分,其过渡层不明显,元素扩散不充分。当保温时间超过10min,达到13min或者16min的时候,过渡层发生了偏移和分解现象。当保温时间为10min的时候,材料的层间出现明显的由材料扩散而得到的过渡层,且组织均匀。
(2 )陶瓷层的原始混料的最佳混料摩尔比为Ti∶C=1.2。当混料摩尔比为Ti∶C=1.1的时候,材料的层间元素的扩散过于剧烈。在此混料摩尔比的情况下,当烧结温度为1000℃的时候,材料的金属层就开始被侵蚀,烧结温度在1200℃左右,材料的层状结构就不复存在。从线扫描的结果可以看出,当混料摩尔比为Ti∶C=1.1,烧结温度为1100℃的时候,材料已经成为一个分布均匀的块体,不存在明显的层状结构。当混料摩尔提升至Ti∶C=1.2时,发现微观形貌随着烧结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层状结构保持良好,并且陶瓷层中的C元素已经完全参与反应,不会因此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3)最佳烧结温度为1100℃,当烧结温度为1050℃、1100℃以及1150℃的时候,材料的层状结构皆保持良好。其区别在于,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过渡层的厚度逐渐增加,金属层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陶瓷层的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烧结温度为1100℃的时候,金属层的厚度最小,陶瓷层厚度最大。根据抗弯强度对比对可知,材料在烧结温度达到1100℃的时候,其抗弯性能最佳为819.8MPa。由材料断裂之后的形貌可以发现,层状结构在材料的变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在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一次性的脆断,而是沿层断裂和穿层断裂相结合,发生了四次脆断,四次脆断刚好发生在四层陶瓷层的位置。由此可知,材料的层状结构有效的消耗了材料在变形时的能量,使得材料的抗弯性能得到提升。从显微硬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烧结温度越高,材料的反应越充分,材料的陶瓷层的显微硬度越大。
(4)当层厚较大的时候,即(金属层)500μm+(陶瓷层)500μm,材料出现了陶瓷层分层以及开裂的现象,且材料中的C无法全部参与反应,有部分残余。层厚减小之后,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当层厚为300μm+300μm的时候,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佳为874.8MPa。
(5)当层厚比为1∶1,即(金属层)300μm+(陶瓷层)300μm的时候,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发现,材料中在此层厚比的情况下,TiC的峰值达到最大,可见材料的反应充分度最佳。材料的抗弯强度也在此层厚比达到最佳。从显微硬度的角度观察,发现材料的陶瓷层的硬度随着该层的层厚的减小而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