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新型高效光稳定剂,主要用于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防老化。受阻胺光稳定剂在有氧状态下,吸收光能形成氮氧自由基,这些氮氧自由基不仅可以捕获高分子聚合材料光氧化降解产生的烷基活性自由基,并且在光氧化过程中可以有再生功能,从而抑制连锁反应达到防护作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受阻胺光稳定剂不仅在防紫外光上有很好的效果,在抗热氧化上也有很好的优越性。通常可通过挤出机与聚丙烯基进行预混,再加入抗氧剂而达到抗紫外及抗氧的协同作用。然而在与聚丙烯基体的预混挤出后,受阻胺光稳定剂中的哌啶醇将会加温溶化而变得容易析出结块,尤其是在温度高的某些热带地区。哌啶醇可以通过动物脂肪酸和植物脂肪酸取得,但由于多数国家出于对动物的保护,因此更希望使用植物脂肪酸。而用植物脂肪酸制成的哌啶醇相对于动物脂肪酸的哌啶醇熔点更低,通常在25摄氏度左右。因此,在热带高温地区使用经常会造成产品颗粒的析出及结块,给使用加料造成极为不便。因此需要对受阻胺光稳定剂的耐候性进行改性以满足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并保证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分别添加1%和2%剂量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沉淀二氧化硅来实现受阻胺光稳定剂的改性。再经过析出、结块实验判定添加是否有效,DSC差示扫描量热判定受阻胺熔点变化,红外分析其主要成分的变化,熔融指数测试判定添加了二氧化硅的受阻胺光稳定剂是否熔融流动性有破坏,最后再通过氙灯耐候照射实验去判定添加的二氧化硅是否会对产品应用有影响。在通过4组不同剂量不同添加剂的实验后,证明了其抗析出结块性有了大幅提高,同时熔融指数、产品氙灯暴露照射等重要应用指标没有变化。其原因为二氧化硅本身为多孔性地超细粉末,这种超细将给产品表面形成多气孔的保护层,在蜡状哌啶醇物质析出后,对其进行充分吸附,将有效成分留在产品中间。同时二氧化硅又非常的惰性,不会给产品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最后通过4组实验表明,气相二氧化硅2%的添加量效果最为明显有效,通过2%的气相二氧化硅的添加,受阻胺光稳定剂的耐候性能大幅提高,能够充分对抗40-50摄氏度的高温气候,给产品在热带地区的应用的便利性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