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探讨次声性脑损伤的阈值及作用效应的量效关系,对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16Hz、90dB次声作用,每天作用2h,按作用天数不同分为大组,各组再分别按作用结束后时间的不同分为小组(n=6)、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次数的次声作用后,脑组织顶叶皮质中HSP70表达、Glu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次声暴露结束后不同时间各指标的恢复情况。
结果发现:
1、16Hz90dB次声,2h/d,作用1d、7d组脑组织未出现HSP70表达阳性神经元;14d、21d、28d组作用后2h出现HSP70表达阳性神经元,在24h达高峰,在72h消失。21d组反应程度较14d组强(P<0.05),28d组与21d组反应程度相当(P>0.05)。
2、16Hz90dB次声,2h/d,作用1d、7d、14d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顶叶皮质Glu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21d、28d组作用后1h与对照组相比Glu表达增加(P<0.05),并维持至作用后2h,作用后3h恢复正常。
3、16Hz90dB次声,2h/d,作用7d、14d组,脑顶叶皮质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作用21d、28d、35d组,于作用后2h超微结构出现变性改变,表现为溶酶体增多,脂褐素颗粒出现,高尔基复合体结构紊乱,并可见小胶质细胞。次声作用结束后7d,变性改变逐渐恢复正常。
由实验结果可得出:
1、16Hz90dB次声,2h/d,作用在7d以内,脑顶叶皮质HSP70表达、Glu含量、超微结构未出现异常改变,表明在此条件下不会引起脑发生功能和结构方面的变化,提示16Hz90dB次声,2h/d,连续作用7天,在安全范围内;
2、16Hz90dB次声,2h/d,作用14d,HSP70阳性表达增加,但Glu含量、超微结构无改变,提示此时脑组织发生应激反应,;
3、16Hz90dB次声,2h/d,作用21d或28d,脑顶叶皮质HSP70表达,Glu含量较正常组表达增多,超微结构出现变性改变,提示此时脑组织发生损伤;
4、在本参数条件下,于次声作用结束后,随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表明在本实验所选用的次声作用参数条件下的损伤为可修复性的。
5、次声作用次数相对较少时(2h/d×7),脑组织HSP70表达、Glu含量、超微结构未出现异常改变,当作用到一定次数时,HSP70,Glu较正常组表达增多,超微结构出现变性改变。21d、28d组作用结束后24h、48h与14d组各相应时间点比较,HSP70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次声累积效应的存在;
6、次声作用28d组与21d组比较,HSP70表达程度相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但Glu及超微结构此时尚未表现明显的适应性反应,提示脑对次声性损伤的适应性因作用参数及指标不同而表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