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历史发展和环境演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真实记载,大遗址具备深挚的科学文化底蕴,它不仅具有考古学研究价值,也直接或间接的具备政治、经济、艺术、文化、生态、建筑等领域的研究价值。大遗址是不能移动的,而且占地面积较大,因为它巨大价值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古代文明的主体。因为大遗址的长期暴露,自然因素的破坏对其影响很大,并且因为部分大遗址位于城市的中心或边沿,使其与城市规划产生冲突,面临被蚕食的威胁。而湖南省对大遗址的开发工作开始地较晚,开发模式的选择存在不足,导致遗址不能合理地进行开发,遭受损坏甚至遗址区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影响遗址的保护,产生了诸多的不良效应。大遗址是极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其合理的开发不仅能改善遗址遭受破坏的现状,还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带动城市的旅游发展。本文对大遗址进行概述,明确大遗址的概念、类型、特点、价值以及开发利用方向,并从遗址的基本状况、考古研究价值以及旅游开发利用现状对湖南六个考古大遗址概况进行介绍,通过对湖南六个考古大遗址的旅游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总结出湖南考古大遗址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再从遗址本身的性质、区位条件、交通状况、地方经济、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影响湖南考古大遗址旅游开发模式选择的因素,并构建开发模式选择模型,以期能为其他考古大遗址的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增强大遗址旅游的观赏性和可体验性,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教育和审美体验的需求,满足观光体验与文化旅游的诉求,最终提升大遗址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在湖南考古大遗址概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湖南考古大遗址开发模式的共性与差异进行比较,探讨影响不同考古大遗址旅游开发模式的因素,并为湖南考古大遗址开发模式的选择构建模型,归纳出湖南省考古大遗址旅游开发的四点启示:即遵循文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勇于创新。为推动大遗址旅游成为湖南省扩大旅游事业的新途径,也为其他大遗址旅游的开发提供相应的可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