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民居发展至今,一方面显示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聚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面对自然界,传统的民居所显现出来的谦卑的品质,保证了自身具备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态适应性,同时也暗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漫长的岁月中,传统的民居形式与自然空间取得了平衡,随着新技术和新功能需求的出现,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传统的民居面临着两个问题,它们需要保护,还是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同时,在当前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从生态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中汲取设计经验和理念,对于营造低能耗和对自然友好的建筑也显得意义重大。本文选择了中国西北具有荒漠气候性质地区所包含的传统建筑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传统的建筑建造于昼夜温差变化巨大,太阳辐射强烈,冬冷夏热的荒漠区。尽管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构造方法,但是从建筑热工的角度考虑,它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气候适应性,尤其表现在建筑的热稳定性上。为了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这种性质,作者利用室外气候参数,围护结构热阻,热惰性指标等建筑自身参数,推算了各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室外综合温度和室内温度谐波影响下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分布逐时值,并利用热适应模型和“差值数”评价了室内热环境以及对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归因于围护结构良好蓄热性所造成的较大的衰减倍数,所研究的传统民居建筑显示出了在剧烈的外界气候变化影响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虽然综合温度变化剧烈,但是围护结构内表面辐射温度基本保持稳定,对维持稳定的室内操作温度有着巨大影响。冬季室内通过采暖24小时内可以维持恒定舒适温度,夏季主要依靠自然通风就可以造成室内良好的热环境,对比满足热工规范的轻质围护结构建筑,传统民居建筑的采暖制冷能耗明显降低,同时稳定的室内热环境对于维持人体生理健康也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