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逐渐满足了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年间,各个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消费需求有了巨大的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发生了整体向北方、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汇集的趋势,经济性因素逐渐取代自然性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演变不仅是在过去,更是在当下和未来会对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在40年间的演变特征和我国现时代对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研究成果,运用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发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引言和概念理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并对当下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界定解释。第三部分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阶段和区域做了划分,确定了青新蒙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南山地区、东北区、黄淮海区、东南区六大畜牧业养殖区域,并对这六大畜牧业养殖区域的畜牧业养殖布局现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演变特征和畜牧业养殖集中度的研究表明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呈现总体向北方集聚和转移的趋势,形成青新蒙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肉羊养殖;西南山地区生猪、肉牛养殖;东北区肉牛养殖、牛奶生产;黄淮海区家禽养殖的区域分布演变特征。但是青新蒙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等传统牧区的养殖优势地位正在逐渐下降,东南区和黄淮海区的畜牧业比重逐渐减少,东北地区的养殖优势日益显著。第四部分通过对六大畜牧业养殖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发现牛羊养殖优势区域是青新蒙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生猪养殖优势区域是西南山地区和东南区;牛奶生产优势区域为青新蒙高原区和东北区;家禽养殖优势区域是东北区和黄淮海区。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商品化程度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青新蒙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的肉牛、肉羊以及牛奶的商品率很高;西南山地区的生猪商品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的肉牛、生猪、牛奶、家禽的商品率都很高;黄淮海地区的家禽商品率只略微高于全国水平;东南地区所有畜品种的商品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部分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变动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传统的自然性因素对我国畜牧业养殖区域布局的影响逐渐下降,而经济性因素的影响不断加深。畜牧业养殖布局会逐渐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迁移,同时向非农就业机会较低的区域汇集;总体上粮食产量较高的区域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运输条件和信息流通会很大程度的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和建议,在对全文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牧业养殖布局的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