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以渐进为主要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来,以海尔、联想、万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民族企业迅速崛起、壮大起来,发展到现在成为各自领域内的龙头企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一起崛起的三株、飞龙、巨人等一大批企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各领风骚两三年,时至今日风光不再甚至破产,只能从追溯企业发展历史的长卷中感受它们昔日的辉煌。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现代企业理论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壮大,而有的企业却在相同条件下的发展环境中被淘汰出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自组织性与经营环境正在趋同。国有企业经过体制改革获得了较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影响大为提高,外资企业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也消失殆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内企业都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各显神通”的正常竞争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业,不论其当初依靠什么样的独特资源、技术或者制度兴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都面着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并保持优势,如何在自主生存的基础上谋求可持续成长。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确保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①。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关注我国社会转型大环境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了本研究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概括地说,本文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背景下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促进企业成长的因素,并结合企业成长阶段理性分析企业成长模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资源、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提出促进我国企业成长的对策和建议。围绕着研究主线,本文共有六个部分,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0章。作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主题,进一步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第1章:企业成长理论概述。本章对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企业、企业成长及企业成长模式进行总结概括,并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和经济增长如何影响企业的成长。第三部分是第2章: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论性探讨。本章基于企业成长的阶段特性,分析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企业持续成长的理论假说。根据企业成长模式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企业资源消耗抑制性、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企业成长的局限性。第四部分是第3章: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第4章:技术进步推动的企业成长、第5章:制度变迁推动的企业成长。这个部分是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动因进行分析。第3、第4、第5章分别对基于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企业成长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这三类企业成长的共同特征和内在差异,对资源、技术和制度在促进企业成长方面的推动力强度进行比较,并结合企业案例研究分析三类企业成长的路径特征。第五部分是第6章:基于资源、技术和制度的企业可持续成长路径分析—以联想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典型企业成长模式进行解析,从资源、技术和制度三个维度进行微观剖析,研究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如何发挥资源、技术和制度的主推动力,并能在不同阶段适时对这三种主推动力进行“切换”,使得企业在成长全过程中都能获得不竭发展动力,企业生命周期因此得以不断延续。第六部分是第7章:我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建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消耗抑制性政策、技术进步与创新政策及制度政策分析研究促进企业成长的对策。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了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一个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新理论架构。该理论架构的政策含义在于: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必须发挥好资源、技术和制度三种推动力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相对重要性,在企业成长各个阶段转换时也随之对企业成长的推动力“进行转换”,针对不同的企业成长阶段,采取差异性的推动方式。本文采取的分位回归法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增长率在不同分位上分布的影响。运用四川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本文发现,研发产出对企业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随着企业的增长加快,对于研发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变大,这说明了技术人员对企业增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