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可持续概念的推广,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了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但这些措施是否有效,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这就需要运用审计评价来进行检验。本文在总结梳理相关概念涵义和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审计评价组成要素之间关系和特性,然后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从审计角度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进行原始数据处理,将耦合协调度引入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审计评价模型中,从而建立了一套系统、全面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合理有效的审计评价模型。在实证分析部分,将建立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具体运用,评价山东省及其17地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山东省目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状况较好,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各个地市具体情况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好于西部内陆地区,从而也说明了山东省整体的环境治理投资的效果低于全国平均标准水平,山东省内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治理投资的绩效情况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实证研究的成功运用也证明了构建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在实际中切实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