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育质量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随着国家对这类课程的大面积建设,学界也展开了对此类课程价值和真实效果的探讨。这种面向公众开放的“精品课程”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效果不会差的前提,但究竟是无实时反馈的名师录播课学习效果好,还是有实时教学反馈的普通教师线下课学习效果好,这亟待实证研究的检验。本研究以人文社科类名师视频录播课学习者(这里的“名师”仅指在名师视频录播课授课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育质量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随着国家对这类课程的大面积建设,学界也展开了对此类课程价值和真实效果的探讨。这种面向公众开放的“精品课程”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效果不会差的前提,但究竟是无实时反馈的名师录播课学习效果好,还是有实时教学反馈的普通教师线下课学习效果好,这亟待实证研究的检验。本研究以人文社科类名师视频录播课学习者(这里的“名师”仅指在名师视频录播课授课团队中,排在第一位的教师,不包括其他教师)、名师线下课学习者和普师线下课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对这几种情形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名师视频录播课的学习效果比普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好,两者的目标达成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名师视频录播课的学习效果甚至比名师线下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好,两者除了在知识记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他的目标达成水平上,名师视频录播课的效果都显著好于名师课堂教学;除知识记忆与知识理解外,其他的目标达成水平上,名师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都显著好于普师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线上视频录播课与线下课堂教学学习效果的差异,与视频录播课对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处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独特的思想交流方式、高水平的教学内容处理以及特有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优势,使得名师视频录播课整体学习效果要好于线下课堂教学。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我们认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可以大力建设推广线上视频录播课。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实证研究往往都是在有限的研究条件下进行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很可能会影响研究数据的质量。不论在研究开始前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在真正的研究过程中都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情况,使最终的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比如,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发现,我们的问卷设计似乎忽略了“名师”这个身份标签对调查对象可能产生的影响——调查对象一看到“名师”字样,很可能就会下意识地在相关测评项上给予高评价。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检验。
其他文献
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是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师生被缤纷的图文包围着,对插图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插图并未得到师生的重视,难以发挥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教科书插图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增强插图的审美性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研究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插图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了解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判断功能,教学和评价的融合受到了更大的关注,“教-学-评”一致性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研究课堂教学的焦点。“教-学-评”一致性通常是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强调三者指向目标的一致性,三者在教学实践中互相依赖、不可分离,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不仅符合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也是新时代评价改革也要求转变评价
随着素养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活动正在面临全新的挑战。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具有更强的概括性和整体性,很难像过去那样逐级分解为课时目标。同时,一个课时也很难实现学生某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更大尺度上的教学设计,也就是以单元为整体的教学设计,来上承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启单次单课教学,帮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来连接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和课时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实现立德树人。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学业述评”,这表明学业述评此之后会成为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责。但是,对于学业述评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学业述评、如何进行学业述评等一系列的问题,文件
目的 构建我院儿童合理用药数据库,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搭建知识库基本架构、制定儿童用药证据质量等级参考标准,提炼儿童用药循证证据,完成儿童合理用药知识库的构建与填充。从患者信息初步判定规则、药品基本信息规则、处方适宜性审核规则、结果标记及后处理规则四方面设计和构建儿童合理用药规则库。将数据库嵌入我院处方审核系统并上线应用,检验其效果。结果 构建了1套包含672个儿科常用药品、1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整本书阅读列入学习任务群之首,旨在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消除碎片化、浅显化阅读所带来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评价过程,导致教、学、评不一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更好的在教学中评估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改进教学质量也就成了整本书阅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既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又是反映和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其塑造的各种劳动者形象,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至今七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教科书也历经多次修订,教科书中劳动者形象的嬗变是时代主流价值取向的缩影。因此,把劳动者形象置于与其密不可分的社会脉络中,分析教科书
“双减”政策强调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提升校内教育教学效率。前置性作业以“少而精”的学习任务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契合了“双减”政策的作业要求。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前置性作业并未形成科学认识,他们所设计的前置性作业空有其表,并未实现前置性作业的教学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对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进行科学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文献梳理阐释前置
本研究聚焦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特级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依据相关文献和理论,建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分析框架与编码,组成三人编码小组,经试测、讨论、修订后,最终确定“两维度四因素”分析框架与编码:第一维度为“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表现形式”,包括“反馈时机”与“反馈方式”;第二维度为“教师教学言语反馈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任务内容”与“学生表现”。依据建构的分析框架与编码,利用MA
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体系不仅为美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升了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也为全球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根基。其中,课程是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改革的重点。20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经历了师范学院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时期和走向专业化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本研究选取20世纪之后的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作为研究主题,纵向梳理20世纪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