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厌氧发酵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或有机生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可将其转化为可提取的高能量物质,既可有效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促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发酵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或有机生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可将其转化为可提取的高能量物质,既可有效解决有机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促进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厌氧发酵能源回收技术的目标产物主要包括可直接作为能源的甲烷和氢气、以及作为能量物质前体物的挥发性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具有较长的疏水性碳链,易于从水中分离,是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前体物质,可以用于制造生物燃料,润滑剂,橡胶和染料等产品。本文为了探讨不同的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相组合参与碳链延长反应的机理,将乙醇和乳酸作为碳链延长发酵的电子供体,乙酸和丁酸作为碳链延长发酵的电子受体,考察了不同组合的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对厌氧混合菌碳链延长发酵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一电子共同体和单一电子受体条件下,乳酸作为电子供体,乙酸作为电子受体的组合是最适合厌氧混合菌发酵进行碳链延长反应的碳源组合,该组合加入混合菌培养基瓶进行厌氧发酵后得到了四组试验中最高的正己酸浓度482.94mMC(9.35g/L),而乙醇乙酸组试验中正己酸浓度达到132.72mMC(2.57g/L)后微生物受到抑制,己酸浓度不再增加。当微生物以乳酸为电子供体,以乙酸和丁酸为电子受体进行碳链延长发酵时,较高的乙酸浓度有利于产高浓度正己酸,较高的正丁酸浓度可能能够缩短产丁酸累积过程,提高产物中正己酸占比,因此以乳酸、乙酸和丁酸的混合酸组合可能更有利于产高浓度的正己酸。为了探讨剩余污泥产中链脂肪酸的可行性,以不同浓度的剩余污泥为原料,经产酸发酵后取上清液进行碳链延长反应。试验将低浓度剩余污泥置于温度为30℃(300mL剩余污加200mL上清液),pH为5和10的条件下进行为期7天的厌氧发酵,pH=10的培养基瓶中得到了较高的乙酸浓度117.86mMC(3.54g/L)和丁酸浓度25.56mMC(0.56g/L)。随后将高浓度剩余污泥(未稀释的剩余污泥)置于相同条件下(温度为30℃,pH=10)厌氧发酵7天,得到了最高的乙酸浓度224.1mMC(6.72g/L)和最高丁酸浓度27.2mMC(0.60 g/L)。将高浓度剩余污泥厌氧发酵7天后的上清液与厌氧混合菌混合后加入乳酸进行厌氧发酵,最终产得103.92mMC(2.01g/L)正己酸,表明依靠厌氧发酵利用剩余污泥产中链脂肪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CBA联赛从1995年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是我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联赛之一,代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开发起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逐渐下降,环境污染的加剧也会引发体内更多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的累积会造成体内各种大分子的损伤,研究也表明人体内自由基的水平与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关联。一些临床试验显示,适当补充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提高机体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部分天然抗氧化剂存在口服吸收缺陷如溶解度差、胃肠道稳定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只有解决这些口服吸收缺陷,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抗氧化作用。此外,多种
后真相是指“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相较客观陈述事实更能影响舆论形成的情况。”有着真相变得次要、情绪战胜事实的本质特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话语分析法以江歌案为例,从微观层面上对后真相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梳理,着重分析了在后真相中真相变得次要的原因、情绪战胜理智的过程、真相异化的过程和受众、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四个问题。研究发现:首先,后真相是在受众和媒体的共振中构建的,社会进入失范性焦虑状态,媒
当前盾构法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发展。对于修建在近海区域的隧道,由于水域环境复杂,盾构穿越地层差异性大,结构的受力特征尚不明确,例如水流对泥沙颗粒产生的拖拽力会使得河床发生冲刷,冲刷过大会严重影响衬砌结构受力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就是水位变化频繁引起隧道外荷载不断变化,如何明确隧道外荷载动态响应特征,正确评价隧道的力学效应成为了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调研
在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国家战略的前提下,产生教育的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本文论述了在轻松共享各种在线教育资源,改变教育模式,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面对"互
臭蒿是菊科蒿属植物,臭蒿无水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真菌活性。本文以臭蒿作为实验材料,烟草链格孢菌和深绿木霉为供试菌种,研究臭蒿抗菌成分的提取方法,对抗菌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基因治疗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相对严重的瓶颈,即缺乏安全有效的基因传递系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低毒高效的基因转染系统,用于转染内皮细胞,以期提高目的基因的
目的:1)观察RhoA蛋白1(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1)在体外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HPASMCs)
机器人的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导航和环境感知的重要基础。同时为了使机器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周围的场景,对三维环境的语义感知也至关重要。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室外大尺度场景下移动机器人利用双目视觉进行定位,视觉联合差分GPS进行融合定位以及三维场景的稠密语义重建等问题。准确可靠的位姿估计是机器人能够进行准确建图的先决条件。
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防水毯GCL(Geosynthetic Clay Liner)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湖泊中生态防渗。湖泊生态环境中,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离子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