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2006)颁布至今已逾五年,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受到市场完善程度、会计执业界素质、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运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学术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复杂经济后果也一直争论不休: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否能实现会计信息“决策有用”并且更好地评价“受托责任”?企业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各契约人通过投入资源且相互合作来实现各自的效用。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属性,理应对提高契约效率以及维护契约公平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时不应当忽视契约这一重要视角。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和管理者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工具,良好的高管薪酬契约能够有效利用可获得信息来度量高管的投入精力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政部2006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背景下,深入细致地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0年新会计准则(2006)颁布前后都存续的公司为样本,建立回归模型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高管薪酬契约的结构和效用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对薪酬结构不同的企业的影响差异、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影响差异。通过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引入提高了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即公司在进行高管薪酬契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公允价值对高管投入精力和努力程度的计量。同时,公允价值的引入还有效改善了会计业绩与高管薪酬的不对称性。在对高管薪酬契约的结构进行细致研究后发现: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提高,并最终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考虑到实际控制人性质对高管薪酬契约效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该视角进行研究后发现公允价值的引入对政府控制上市公司和对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政府控制上市公司同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一样,也越来越重视信息的使用,越来越重视管理的效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以及改善高管薪酬契约设计结构的相关建议,并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