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城市新区建设一度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使得对老城区、旧社区的投入和关注大为减少。为此,各地政府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东北地区实施振兴战略开始,棚户区改造工作不断深入,改造范围逐步扩大。经过多年,各地城市棚户区改造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住房安居问题,政府民心工程深入民心。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和改造途径。但目前还有很多地区的棚户区改造因为各种因素受到阻滞。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民生工程,对城市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推进作用。然而,作为实施主体的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拆迁、安置、部门协调、政府部门与居民群众利益整合、冲突事件等矛盾,常常令政府管理部门相当头疼。因此就如何处理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实现政府公共利益与群众利益相统一,如何变“吃力不讨好”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工作为实在的民心工程?只有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管理,把群众利益放心上,将社会建设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才能让城市棚户区改造更得“民心”。县城是城市的重要组部分,是城乡连接的重要纽带,目前全国城市市区棚户区改造基本成熟,在倡导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社会背景,加上中央政府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出台新的城市棚户区改造规范和制度的环境下,本文从北部湾经济区中的上思县入手,着眼于对县级政府棚户区改造管理中问题的研究,运用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项目管理等理论原理对北部湾县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研,项目跟进和系统分析,针对城市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政府在县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管理手段和改进对策,进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