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与干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宿舍这样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其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心理上的联系。它从属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范畴,是高校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笔者从问题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失调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竭力分析解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的主观体验整体倾向于满意。  (二)大学生对宿舍的期望定位是侧重满足情感需要和归属需要,而不仅仅是住宿休闲的场所。  (三)大学生最看重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10项影响因素分别是“个性自私”、“不尊重他人”、“爱背后说人坏话”、“爱斥责支配室友”、“不顾及室友感受”、“态度行为损伤自尊”、“相互间误会”、“个人卫生不好”、“借钱不还”、“偷盗行为”。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和独生子女情况上比较有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在面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时,大多数主要采取的是“理解”、“沟通”、“指正”、“忽视”、“忍耐”的方式应对,采取“争吵”、“报复”、“寻求帮助”方式的极少。可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中总体上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的,并且倾向于自己独立解决。  (五)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干预的策略,主要是面向个体的心理咨询和面向团体的心理辅导。  (六)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干预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大学生主体的人格完善、发挥朋辈群体的价值导向作用和宿舍的微观文化作用。  (七)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干预的策略,主要是有效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学生工作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央政府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确立了“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政策。受此政策引导,全国各地的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农
近年来国家虽然对药价进行了多次调控,医保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民众看病的负担依然在加重。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关系就医”就成了很多民众的就医选择,希望通过“关系就医
宗教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信仰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且表现在信仰者的人际交往中。本研究认为,在不同宗教体系的影响下,信仰者的人际
用空巢来形容家庭,其意义在于描述这种状态:子女成长到一定阶段离开家去展开自己的新生活,而原先的家庭中只剩下父母二人。中年空巢家庭则是指家庭空巢的状态出现在父母的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