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和鳞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骨膜蛋白(Periostin、PN或OSF-2)在口腔白斑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监测口腔癌前病变白斑及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第一部分:(1)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收集40例口腔白斑和45例口腔鳞癌组织的石蜡切片,并以30例口腔正常黏膜作为对照,进行骨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从蛋白的水平对骨膜蛋白的表达部位以及表达量进行检测,同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收集25例口腔白斑和45例口腔鳞癌新鲜组织,以30例口腔正常黏膜作为对照,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观察骨膜蛋白m RNA水平的表达。第二部分:(1)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收集25例口腔白斑和45例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骨膜蛋白的浓度;(2)对口腔鳞癌患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骨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白斑、异常增生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组织骨膜蛋白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分别为(2.51±1.30/15.41±1.63)、(2.70±1.26/15.66±1.17)、(14.23±0.42/33.13±1.07)、(33.47±1.77/51.29±2.67),口腔正常黏膜组、单纯增生白斑组、异常增生白斑组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中骨膜蛋白的阳性细胞面积指数和IOD值逐步升高,除单纯增生白斑组与正常口腔黏膜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骨膜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三组组织中均有骨膜蛋白m RNA的表达,正常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组织骨膜蛋白m RNA分别为0.326074±0.412194、0.751156±0.250896、1.37044±0.500052,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口腔白斑、口腔鳞癌组织中骨膜蛋白m RNA升高,表达水平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3)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骨膜蛋白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32>0.81)。第二部分:(1)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得健康人群血清中骨膜蛋白的浓度为20.64±5.3 ng/ml、异常白斑患者血清中骨膜蛋白的浓度为54.23±3.8 ng/ml,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骨膜蛋白的浓度为81.06±10.1 ng/ml。口腔白斑和鳞癌患者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2)将鳞癌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与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鳞癌患者肿瘤的TNM分期、侵袭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影响着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1.m RNA基因和蛋白水平均证明骨膜蛋白从正常口腔黏膜发展为口腔白斑最后恶变成鳞癌的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强,提示骨膜蛋白参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2.通过对免疫组化法与荧光定量PCR法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具有一致性,可以采用免疫组化这种相对简便且低廉的方法对骨膜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初步检测。3.血清中骨膜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监测口腔黏膜白斑向口腔鳞状细胞癌发展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可为口腔鳞癌侵袭以及预后提供判断依据。
其他文献
在水下无人航行器(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的关键技术中,运动控制技术是保证UUV执行勘测、侦察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技术之一。时滞因素和模型不确定性因素普遍存在
蚬属(Corbicula)种类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人类重要的副食品和中药材,亦是禽畜类及鱼类的天然饵料,长期以来深受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韩国民众的青睐。近年来因在
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燃气涡轮挡板,不仅起着形成冷却气路为燃气涡轮叶片进行冷却、限制工作叶片轴向移动以及封严高温燃气等重要作用,同时也承担着较大的静载和动载,其强度和寿
目的:APC-2型骨盆骨折会累及骨盆后环的部分损伤,常导致骶髂韧带的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如果固定方法对骨盆环的稳定性不足,常导致患者术后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愈合。目前临
本研究前期通过杂交技术得到草鱼、赤眼鳟正交F1(♀)的回交子代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回交子代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亲本(P
目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组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目前手术治疗经验较为有限,而目前外科纠治借助的人工血管仍存在诸多缺陷。本研究探讨本中心冠状动脉畸形的诊疗经验,
本论文基于大戟属药用植物用药十分普遍,大戟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在药用价值上具有潜在的能量。对采自贵州黄果树的入侵植物大戟科大戟属齿裂大戟(Euphorbia dentata Michx.)进行系统的植物化学研究,探索其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以期发现其植物的药理活性。全文部分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第二章是齿裂大戟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部分,第三章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部分,第四章是抗肿瘤活
近年来,由化石能源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趋加重。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减轻环境的污染,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资源丰富,可无限再生,开发利用太阳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持续浸润与静脉自控镇痛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于全麻下行开放式胰十二指
抗黏液病毒(Myxovirus resistance,Mx)基因是在干扰素(Interferon,IFN)诱导下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因子,在生物界广泛存在。Mx基因编码的蛋白,其抗病毒作用的发挥与其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