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澳大利亚,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Aborigines"使所有土著居民变成边缘人,从而更便于占统治地位的白人文化对其推行一贯的否定政策.土著文学作为一种边缘文学,一种本土性文学,在反对新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土著文学的美学价值就存在于它所展现的社会政治性,即本土性.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文学手段,土著文学,特别是诗歌,戏剧,小说中阐述的本土性成为抗击白人文化霸权破坏力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因此这种本土性肩负社会政治性义务,从而促使土著作家在白人文化的页面上写下真正的土著文学.该文以土著文学,特别是诗歌,戏剧,小说中阐述的本土性为中心,试图证明这种本土性的社会政治性实质.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大致介绍了澳大利亚土著的真实情况及其文学,细述了由澳大利亚土著自己定义的本土性,和其在白人文化中一贯的负面形象构成鲜明对比;第二章通过使用大量的土著诗歌作为例证,清楚地阐明了在这种政治性诗歌中,本土性的社会政治实质;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在土著戏剧和小说中,通过解构占统治地位的文学审美标准,土著本土性的社会政治实质最终得以展现;最后得出结论,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土著文学中的本土性,其实质即社会政治性.它作为一种抗击白人文化霸权的有效策略,为争取澳大利亚土著的完全自治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