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其作品的艺术魅力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说《安娜·卡列宁娜》是托尔斯泰70年代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托尔斯泰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无论是在人物的外貌塑造还是在内心塑造上,托尔斯泰始终坚持着他的动态原则。研究托尔斯泰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手法不仅可以领略他的艺术魅力,细究作家创作手法的发展轨迹,而且还能掌握到俄罗斯长篇小说的某些发展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托尔斯泰在其小说《安娜·卡列宁娜》中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手法。论文由前言、主体(三部分)和结论构成。前言部分讲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新意,实践意义及研究目的等。第一章介绍了小说《安娜·卡列宁娜》的人物体系。首先简要介绍了小说的创作历程及主要情节。然后在第一节中介绍了文学术语“人物”的意义。第二节介绍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第二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在塑造人物外貌上的艺术手法。第一节分析了塑造肖像——即视觉外貌的艺术手法,首先强调了肖像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然后具体分析了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的肖像描写手法。作家把动态原则充分地运用于人物肖像塑造上。第二节分析了塑造人物对话——即听觉外貌的艺术手法。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就是可以听得见的人物外部特征充分反映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及情感世界。第三章论述了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手法。第一节从理论上论述了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法,尤其是他的“心灵辨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法是他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法。《安娜·卡列宁娜》是作家“心灵辩证法”的大展示。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每一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托尔斯泰对“心灵辨证法”的诠释,即是“心灵的运动”。他说:“主要在于描写人的内部的、心灵的运动,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的运动”。托尔斯泰正是借助这种“心灵的运动”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第二节论述了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两种表现形式:间接描写与直接描写。结论:小说《安娜·卡列宁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评论家们给予了这部作品极大的关注。在塑造小说人物方面托尔斯泰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分。他以动态原则成功塑造了小说中的众多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使得这些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