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氧氧化含溴水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性的溴酸盐,其生成机理已有较为完善的研究。由臭氧体系中溴酸盐的生成途径可知,臭氧和羟基自由基对其生成起重要作用。通常无机还原剂加入臭氧体系后会消耗臭氧和羟基自由基从而抑制溴酸盐的生成,而当一些特定的还原剂加入后反而会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其对臭氧体系中溴酸盐生成的影响还未有相关研究。本课题对无机还原剂加入臭氧体系后溴酸盐的生成规律展开研究。本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无机还原剂亚硝酸钠、亚硫酸钠、羟胺、硫代硫酸钠对臭氧体系在不同无机还原剂浓度、p H、溴离子浓度、臭氧浓度、温度下对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发现亚硫酸钠、亚硝酸钠加入臭氧体系后不影响溴酸盐生成浓度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且有抑制溴酸盐生成的作用。而当一定浓度的羟胺和硫代硫酸钠加入后,反而会促进溴酸盐的生成。故对羟胺、硫代硫酸钠对臭氧体系溴酸盐生成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针对羟胺对臭氧体系溴酸盐生成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羟胺加入后低p H下溴酸盐大量生成。p H=3.0条件下羟胺浓度为30μM时该体系的溴酸盐生成浓度最大,为2.06μM。该现象归因于臭氧/羟胺体系在酸性p H条件下仍然能有效产生羟基自由基。根据臭氧/羟胺体系在处理含溴水体时次溴酸根和羟基自由基暴露值的变化规律,本论文推测酸性p H条件下,臭氧/羟胺体系生成溴酸盐的主要路径是溴离子先被羟基自由基氧化生成溴自由基,然后溴自由基被臭氧继续氧化并最终生成溴酸盐的间接-直接途径。针对硫代硫酸钠对臭氧体系溴酸盐生成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硫代硫酸钠加入后溴酸盐快速大量生成。在反应30 s内,p H=7.0条件下硫代硫酸钠浓度为25μM时该体系的溴酸盐生成浓度最大为0.80μM,占总生成的89.9%。在p H=3.0~7.0下,溴酸盐生成浓度大于单独臭氧体系,但随p H的变化相差不大。根据反应中次溴酸根和羟基自由基暴露值的变化发现臭氧/硫代硫酸钠体系溴酸盐的生成主要是羟基自由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