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欧美等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调整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老龄化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大于70%的患者确诊时年龄大于65岁。对前列腺癌的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避免对患者过度治疗或过于姑息保守,需要根据病例确诊时泌尿科医生对于肿瘤预后的估计。目前,泌尿外科临床医生主要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筛查和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应用Gleason分级评分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但是,上述两个指标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PSA在患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道或直肠内侵袭性操作后均可升高,缺乏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Gleason分级评分则依赖于病理科诊断医生的经验与水平,以及取材切片的质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所以,广大泌尿科及病理科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均致力于寻找一种能够准确提示前列腺癌预后的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客观的标记物。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 Cx43)是间隙连接蛋白家族中的成员,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Cx)普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中,位于细胞的相邻面,由其组成的连接子是沟通相邻细胞的跨膜通道,在质膜上形成的间隙连接斑关系到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和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的功能。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异常,某些肿瘤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减少,使肿瘤表现为侵袭能力的增强,预后差。研究目的我们通过对我院及开滦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前列腺癌并获随访病例(大于2年)进行实验研究,以探讨前列腺癌患者Cx43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值、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转移及复发的关系,评价其作为前列腺癌预后的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我院及开滦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并获2年以上随访的病例(共76例)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患者年龄52-86岁,中位年龄71.5岁,临床分期A期11例,B期17例,C期22例,D期26例。血清PSA测定值<10ng/ml 13例,10-20ng/ml 22例,>20ng/ml 41例。病例标本应用Gleason分级,其中高分化癌26例,中分化癌22例,低分化癌28例,标本来源: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或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偶发癌14例,直肠活检确诊47例,根治手术15例。确诊无转移的患者(即临床分期为A+B期,共28例)两年内出现转移9例。确诊两年内进入非激素依赖期29例(以患者血清PSA再度明显升高作为标准)。对照组应用同时期年龄相近的BPH确诊病例2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前列腺癌标本、20例前列腺增生标本中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血清PSA测定值、GLEASON分级、年龄、临床分期、转移和复发的相关性。结果1. CX43蛋白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上,CX4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P<0.01)。2.在不同年龄的前列腺癌中,Cx43阳性表达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术前血清PSA测定值、Gleason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高,CX43阳性率明显降低,并且在两年内发生转移病例和进入雄激素非依赖期病例中CX43阳性率极低。(P<0.05或P<0.01)。结论1. Cx4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降低。2. Cx43的阳性表达率与血清PSA测定值、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并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3. Cx43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抑制作用,可作为反应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定前列腺癌预后的生物学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