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许多腐蚀介质中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优良的工艺性能。而且,用氮替代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后,节约了镍资源,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在一定的受热条件下,含氮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第二相析出十分复杂,不但有很多析出相,而且氮化物和σ相的析出机制可能与一般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第二相的析出机制不同。因此,研究它的析出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实验选择以Mn、N完全代Ni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Fe-18Cr-16Mn-2Mo-1.1N钢在等温时效过程中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析出相形貌、析出相类型等,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 Fe-18Cr-16Mn-2Mo-1.1N钢经时效处理后发生氮化物胞状析出的温度区间为650℃℃950℃,根据TTP曲线,得到析出物的析出最敏感温度约为850℃,孕育期仅有几分钟。2、Fe-18Cr-16Mn-2Mo-1.1N钢胞状析出物的显微形貌为奥氏体基体上平行排列的片层状氮化物,其层片的厚度及片间距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同时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3、Fe-18Cr-16Mn-2Mo-1.1钢时效后的析出物主要为密排六方结构的M2N相,它具有片层状和粒状形貌。其次,在晶界和晶内上有少量的粒状M23C6相和块状金属间化合物。相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