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概念、“心”的内涵以及“心”的教育理论的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特征及构成,探索了心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剖析了高等教育质量中“心”的因素,提出了“心”的发展质量观。在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中,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质量,其本质是主体“心”的发展质量,“心”在这指人的心理,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通过对主体“心”的培育,达至“修身”、“明德”、“达贤”、“至善”的境界即主体的“心”塑、发展与解放的状态。其基本点是对高等院校、社会等的满足程度,如办学条件的质量、生师质量、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创新等满足多种需要的程度。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由宏中微观保障性质量因素和宏中微观拓展性质量因素构成,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学术性与实践性、抽象性与具体性、发展性与滞后性、模糊性与层次性、系统性与要素性等多个特征。本文强调高等教育质量应从“师本”、“人本”走向“心本”,应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并且应主张育人先育心、心育乃教育之母的理念和“心”的发展质量观。“心”的发展质量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以“心”为本的发展观,促进心、人、高校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心”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心”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发展的根本需求出发,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心、人、高校、社会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主要是人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主要是“心”的发展程度。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释:从教学本质看,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从学习过程看,教育质量是学习者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与发展。从师生关系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培养理性精神、共同成才的过程。最后我们应该从“心”出发,认识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应加快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心”的认识;加大教育投入,奠定“心”的基础;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保障“心”的依据。在高校层面上,我们应加强高校“心”内涵的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为质量核心的观点;构建高等教育全面管理体系。在师生层面上,我们应强调“心在”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深化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理解“心”的重要性;兼顾数量与质量,创建良好的生师“心”型关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全面培养“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