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难题,本研究以H师大附属小学正在实施的“小时光”公益课堂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从“小时光”公益课堂的课程内容设置、志愿者情况、安全保障制度、监督机制和活动效果分析公益托管的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小学生学校托管和校外托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界定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其次,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探究“小时光”公益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论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文本层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研究现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寻找本研究切入点,界定研究的相关概念,理清研究思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小时光”公益课堂的实施现状出发,依据自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调查“小时光”公益课堂的现状;第三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小时光”公益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问题有:“小时光”公益课堂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性强、志愿者提供服务能力有限、活动效果不佳、存在监督漏洞和安全问题,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时光”公益课堂志愿者奖励制度不明确、“小时光”公益课堂缺乏家长持续有效的关注、家长和志愿者对“小时光”公益课堂的期望过高;第四章,笔者针对“小时光”公益课堂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改进策略:重视“小时光”公益课堂课程内容设置、提高“小时光”公益课堂志愿者服务能力、排除“小时光”公益课堂的安全隐患、弥补“小时光”公益课堂的监督漏洞和凸显“小时光”公益课堂活动效果。希望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小学生课后托管产生积极影响,为小学生课后托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使“四点半难题”能够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