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案例研究——以车载诊断系统VCDS ZHS 908.1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进入了一个学习时代,时代在召唤一种崭新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来适应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即非正式学习;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可以“零进入”使用计算机完成工作任务,这为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与可能,EPSS被称作21世纪的学习工具;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工作场所急剧变化,工作任务趋于复杂,企业竞争日剧激烈,企业逐渐重视工作场所中非正式学习的力量。本文在吸收国内外关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EPSS视角分析非正式学习,结合EPSS和非正式学习的契合点,提炼出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内涵,并以汽车维修员工基于车载诊断系统VCDS ZHS908.1的学习为例,深入剖析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效果,进而证明工作场所中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由此,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非正式学习和EPSS的理论,包括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分类与形式和EPSS的内涵、特征、类型与组成。   第三部分,通过探讨非正式学习和EPSS的契合点,提炼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征、设计关键和意义。着重论证了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特征、设计关键和意义。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特征有学习与工作的聚合、真实情境的学习、自然发生的学习、绩效导向的学习、自我导向的学习、分布式学习、案例推理学习和模拟仿真学习、知识共享的学习等;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设计关键是工作任务分析;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能力,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能促使员工向专家方向发展,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   第四部分,通过介绍车载诊断系统VCDS ZHS908.1,利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入剖析汽车维修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基于车载诊断系统VCDS ZHS908.1的学习效果,证明员工基于车载诊断系统的学习是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典型方式,进而说明基于EPSS的非正式学习是工作场所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   第五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以后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也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来,各类高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一次性离心运动对不同时刻雄雌大鼠血清CK以及股四头肌、腓肠肌中MG53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MG53变化规律与CK活性变化是否具有一致性,将MG53作为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人生观已不再仅仅是维持生存,而是不断的追求发展进而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正因如此人们也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在最近的文化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