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依法治国的逐步推进,我国社会公平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社会公平的提高是无止境的,不可否认的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国在许多领域和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社会不公现象。公平与社会公平都是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相应地,包括社会公平内容、标准和实现途径在内的社会公平思想也是不断深化、发展的。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围绕社会公平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公平思想,它们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已任,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民族解放乃至全人类解放的奋斗目标,而消除不平等现象,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经由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考察,其最终落脚点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马克思人学理论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和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又形成了各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各有特点的社会公平思想,因此,从微观上说,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联系又有待梳理。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公平思想尽管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主观到客观、从理想化到现实化的发展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在各自的历史时期推动了中国社会公平的进步,使得中外古代思想家憧憬的社会理想在中国逐步成为现实,而这种伟大成就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与马克思人学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深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梳理两者的关系是十分艰难的任务,还是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是马克思人学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又是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思想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既一脉相承又深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给我们的启示也难以一言蔽之,但可以肯定的是:推进中国社会公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从群众出发、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