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毅故事讲述的是洞庭龙女报答儒生柳毅,最后二人喜结连理,是一个有关爱情、报恩、神灵的传奇故事。文中不仅刻画了热情坚定的龙女,有侠义风范的柳毅,脾气暴躁的钱塘君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展示了一幅帝王般的龙宫生活。此篇也是在不同故事母题的影响之下臻于完善的。这一故事题材在后世中以杂剧、戏文、传奇等不同的文本形态广泛流传。而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面,则多为后人模仿。文本以目前存世的柳毅故事所有文本为研究对象,梳理各个时期的文本发展及演变情况,进一步分析研究各个时期的文本嬗变情况。本文在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下柳毅故事的研究现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正文部分总共用四章来阐述柳毅故事的嬗变情况。对柳毅故事的研究首先从唐人小说《洞庭灵姻传》为切入点,阐述唐时《洞庭灵姻传》的文本流传情况,对《洞庭灵姻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做详细的分析,也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洞庭灵姻传》影响之大,流传之广的原因。到了唐代,《洞庭灵姻传》已经完全成熟,《洞庭灵姻传》中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龙女和柳毅,故事情节和写作模式这些在文学史上垂范百代。龙女人情化的变化,柳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侠士风范,两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变化,这些都为后世创作提供了素材。第二章对柳毅故事的母题进行梳理。这是关于唐人小说《洞庭灵姻传》故事的起源问题,即《洞庭灵姻传》的成型是受何种故事母题的影响。根据史蒂斯·汤普森提出的母题类型划分,《洞庭灵姻传》故事的母题可归为三类:一是“龙女报恩”母题,即龙女为报答施恩者以身相许;二是“扣物”母题,即与异界沟通的方法是扣击、敲击某物;三是“水神托人传书”母题。第二章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三个母题进行阐述,分析和归纳唐人小说《洞庭灵姻传》成书前的文本状况。第三章以宋元时期的柳毅故事为立足点,分析在宋元时期不同的文本作品中龙女形象、柳毅形象特征以及主题思想的变化。宋时现存的文本形态是文言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和《洞庭灵姻传》大体相似,或部分节录于《洞庭灵姻传》,所以宋时小说因袭唐人小说《洞庭灵姻传》的痕迹是非常严重的。柳毅故事发展到元代,其成就较高的是以此故事为基础的元杂剧,在正文部分先介绍了两部杂剧的文本内容和版本情况,后分析了作品的主题变化和人物变化。第四章以明清时期的柳毅故事为立足点,分析在明清时期不同的文本作品中龙女形象、柳毅形象特征以及主题思想的变化。这部分是分三个时间段来研究的,一是明代柳毅故事,二是明清之际的柳毅故事,三是清代柳毅故事。明清的时候,影响时代最深的思想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创作的柳毅故事,其思想上是无法超越元代柳毅故事的。本文通过横向(同时期的柳毅故事)、纵向(不同时期的柳毅故事)的比较研究,从时间段上梳理出一个发展脉络,总结柳毅故事各个时代的特色,希望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柳毅故事的嬗变情况,从而拓展其故事的研究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