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同课异构”是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其理论基础、完善管理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学校实践层面,“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优化?这一系列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研究立足青州市Q中学的学校实践,通过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是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在丰富其理论基础、完善管理制度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学校实践层面,“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优化?这一系列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研究立足青州市Q中学的学校实践,通过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探索优化策略。该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以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运用不同的教学媒介和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活动,以此达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此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养;有利于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打造高效高质课堂、提高办学质量。并根据同伴互助理论和最优化教学理论梳理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其次,以青州市Q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青州市Q高中115名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认可度与参与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效果的认识、教师在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的评价及反思情况五个方面了解“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通过访谈法对4位一线教师针对参加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过程、收获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改进之处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一线教师的教育调查,了解到“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虽受到一线教师的认可和喜欢,但是在实施过程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由于教研活动目标定位偏失、教研制度不尽完善、教师专业素养制约及教研活动资源缺失四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深度参与;教研活动管理不力,活动形式单一;教研活动“同”“异”失衡,实效不强;教研活动注重课堂建构,忽视课后研讨;教研评价环节单薄,缺乏奖励机制五个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笔者立足于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分别是确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目标,激发教师“同课异构”内在动力,完善“同课异构”教研制度,提升教师同课异构的专业素养,丰富和开发“同课异构”校内外资源。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部分青少年存在生命意识薄弱和生命价值缺失等问题,这一状况引发了教育领域关于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思考。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日益突出,使得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更具优势。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以其多维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领悟生命情感,为生命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沃土。然而,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仍处于摸索状态,还需进行深入探讨。鉴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学习识字与写字也是一个人提升文化素养最重要的第一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作为已接受六年识字与写字教育的初中生却仍旧书写着相当数量的错别字,汉字书写质量堪忧。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亟待引起重
古诗词语言凝练,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的的实现。但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阅读视野不够开阔、师生解读古诗词较为片面、教师教学方式传统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切实解决。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阅读活动的中心,重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与文学文本的视野融合,这对古诗词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古代优秀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生命体验,历来都是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统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指导下突出古诗词的地位,设立专门的学习任务群,凸显其重要意义。学习古诗词有助于陶冶情操,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古诗词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局限性,以“主题”为引领,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中心,
初中记叙文教学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生所学习的文体中,记叙文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相关写作教学的研究中发现,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多,但以教材为基础的记叙文“读写一体”写作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阅读与写作教学联系不密切的现象尤为突出。本文旨在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较为系统地研究记叙文“读写一体”写作教学的运用,提出记叙文“读写一体”写作教学研究策略,为初中记叙文写作
随着信息技术与机器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取代了人类劳动,便利了人类生活,使社会变得更加智能。为使机器能够识别人类情感,研究人员对面部表情、动作行为、生理信号和语音等方面进行研究来提升情感识别的准确率。在情感识别中,语音携带了大量的信息,通过音调、响度、音高、振幅、话语内容等特征协同表达出某种情感。因此,对于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是最直接而又必要的。在对语音情感识别的研究中发现,同库语音情感识别
英语是我国初中学生重要的必修科目,中学时期打下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初中学生身心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状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初中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对其英语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有促进作用。归因理论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初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现状,总结学生的归因倾向特点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作为一名大学校长即教育家提出这一主张的,但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乎教育的命题,更是一个美学命题。它是五四时期中西文化和美学思想交汇和碰撞的产物。虽然“以美育代宗教”自提出以来,在学术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论,但是,它却也在争议中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现代美学和美育的发展。回顾中国百年美学和美育历程,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重新认识
有害赤潮是世界范围的海洋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平衡、海洋渔业发展、海洋旅游业和人类健康。赤潮防控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生态学研究的焦点。使用抑藻微生物防治有害赤潮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物方法,表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有害赤潮防治的热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筛选出一株对有毒有害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细菌O-4,探究了其抑藻机制,并分离鉴定出一种抑藻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所赋予的职能使命,我国应当根据国情,依据社会预防、综合预防等犯罪预防理论,建设犯罪大预防体系。笔者认为构建犯罪大预防体系应当把握四个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专群结合原则、全面预防原则、可操作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