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Bi2Te2.7Se0.3热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与Cu连接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碲化铋是中低温区热电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之一,在热电制冷方面已得到了大量的开发。然而,其热电发电应用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商用区域熔炼制备的碲化铋的机械性能很差、热电转换效率低;热电发电期间需要将碲化铋热电材料与电极材料进行连接,而目前缺乏适用于中低温热电发电(250℃左右)长期服役的可靠的连接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首先制备了高性能N型碲化铋热电材料,然后提出了适用于低温热电发电(100℃左右)和中低温热电发电(250℃左右)的碲化铋与电极可靠连接的焊接方法。熔融旋淬作为一种快速凝固的方法,可向材料内部引入大量纳米晶。本课题首先采用区域熔炼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柱状多晶Bi2Te2.7Se0.3。随后采用熔融旋淬制备了Bi2Te2.7Se0.3薄带。将薄带研磨成粉通过热压烧结成Bi2Te2.7Se0.3块体材料,并研究不同热压温度对于Bi2Te2.7Se0.3块体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Bi2Te2.7Se0.3块体材料的热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热压温度430℃的工艺参数下获得最高热电优值为0.91。相比于区熔定向凝固Bi2Te2.7Se0.3,材料的晶格热导率降低了65%,热电优值提高了50%。表明熔融旋淬法结合热压烧结法可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提高热电性能。采用SAC305钎料实现Bi2Te2.7Se0.3与Cu的直接钎焊连接,并研究260℃下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表明Sn元素与Bi2Te2.7Se0.3反应剧烈,钎焊接头无法在高于150℃的工作环境下长期可靠服役。随后制备了直径为10-14nm的纳米银颗粒并制备成纳米银焊膏,实现Bi2Te2.7Se0.3与Cu的连接。接头典型界面结构为Bi2Te2.7Se0.3/Ag Te+Agx Bi2Te2.7Se0.3/Ag(s,s)/Cu(s,s)/Cu。研究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连接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均会显著促进母材与Ag的界面反应。界面反应过强,会导致接头组织疏松,产生明显裂纹。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室温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连接温度T=290℃,保温时间t=30min,压力P=10MPa时接头最优,抗剪强度达到4MPa。为进一步改善接头组织形貌,提高接头强度,课题在Bi2Te2.7Se0.3表面制备Ni镀层,并采用纳米银焊膏实现Bi2Te2.7Se0.3/Ni与Cu的连接。接头典型界面结构为Bi2Te2.7Se0.3/Ni Te/Ni/Ag(s,s)/Cu(s,s)/Cu。研究Ni镀层厚度、连接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接头界面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镀层厚度过大将导致镀层与母材之间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连接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均会促进Ni与Bi2Te2.7Se0.3反应,使Ni Te反应层厚度不断增加。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室温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连接温度T=290℃,保温时间t=30min,压力P=10MPa时接头最优,抗剪强度达到7MPa,比无镀层连接时的强度提升了75%。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我国车险市场迅速扩大。由于粗放式管理产生的矛盾,在繁荣的车险市场下,暴露出许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期望越来越高,城市配电网逐渐无法满足现有需要。为此,电力企业纷纷开展了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但城市配电网自动化
<正> 梦游症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无意识活动,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当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广泛扩散而无兴奋过程与之对抗,进而到达皮层下中枢,即为睡眠。如果抑
"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
快速、准确、可靠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结果,是国家农业政策分析和粮食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持信息之一。遥感技术用于农作物识别、长势监测及产量估算自1970s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
目的:研究过敏史、贴敷频次、贴敷时间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影响的主次因素,并优化其治疗方案。方法:收集8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交设计试验
近半个世纪以来,光化学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描述了双环取代烯烃包括环丙叉环丙烷、环己叉环己烷以及环丙叉环丁烷与一系列2-
目的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TGR5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表达以及高糖条件下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水平的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继电保护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 ,保护的原理越来越先进 ,保护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本文综述了一些新技术、新理论在继电保护方面的
针对一类具有网络时延和范数有界未知输入影响的不确定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鲁棒H∞故障诊断方法.基于Lyapunov稳定性条件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得到了使系统渐近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