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要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实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第二、三产业发展。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农民逐渐通过“农民工”、“城镇农民工”、“城市市民”三个阶段融入城镇。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职业特点、生活环境、时代境遇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价值观既含有农民特有的乡土情怀,也带有城市市民精神文化的特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既关系着农民工群体能否顺利融入城市,获得个人及家庭发展的条件,也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因此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不容忽视,迫在眉睫。本文开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是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以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历史探究-现状原因分析-提出对策”为脉络,通过调查研究,在探讨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现状、特点与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有效之策。具体而言,就是围绕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农民工的价值观现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对策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导论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文章的研究思路、重难点、创新点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为文章的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以国家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探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形成及发展,进一步深刻分析农民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制度调整、城镇化建设提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壮大。具体而言,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四代农民工群体。城镇化起步阶段:农民工群体开始出现,依托乡镇企业发展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城镇化逐步推进阶段: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开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逐步开始“承认接受,鼓励流动”异地转移;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代农民工群体伴随着国家的全面发展,开始了进入追求自身发展为基础的“以人为本,平等就业”共享服务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农民工开始进入“市民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者。第二章通过调查研究、个别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全方位、系统地研究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着重分析农民工价值观特点。根据调查数据,多维分析归纳农民工政治、经济、道德、文化、职业、生活价值观的现状,同时,根据调查数据对对农民工价值观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即价值主体的自觉性、价值目标的游离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价值认同的可塑性以及价值内容的矛盾性。第三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个人等维度,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工价值观的因素,为下一章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奠定基础。具体而言,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传统文化、流行文化、主流文化分别从保守性、现代性、先进性给农民工价值观带来了一定影响;形态多样的社会环境,是农民工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情感和思想上的困惑,教育、生活等环境的变化分别导致了农民工价值观教育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等;农民工个体能力素质的差异、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等都将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寻农民工价值观引导的主要方略。首先,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生价值观、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梳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农民工及青年的相关论述,总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城镇化及农民工发展的新部署,明确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指导思想,为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其次,结合城镇化发展要求和农民工价值观的现状,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目标要求。最后,从整体上提出了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性与科学性、传统型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五章集中探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施路径。具体而言,第一,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经济、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生活等层面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内容;第二,要依托政府、党群组织、社区或单位、家庭和村镇群众性自治组织为教育引导的主体;第三,创新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方法——灵活多样的理论教育法、因地制宜的实践锻炼法、多位一体的环境熏陶法、融入生活的“四自”激励法;第四,从发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扶持作用、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加强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融媒体建设,系统全面地建构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实效,这是本研究的落脚点与归宿。